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459.docxVIP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459.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颔联总写秋色,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也笼罩在一片夕阳的余晖中。 C.颈联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 D.尾联写诗人遇到不相识的人,因兴致高而想长歌一曲以抒发愉悦之情。 【答案】D 【解析】D《野望》是一首由隋末唐初诗人王绩创作的五言律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时。此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写诗人所遇之人皆非故旧,知音难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其实反映出的是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无依。D中“因兴致高而想长歌一曲以抒发愉悦之情”理解错误。故选D。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的停顿不正确,应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列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余数 B.为宫室 为:成为 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C.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可以 D.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东西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 【答案】B 【解析】B“为宫室”翻译为“雕刻宫室”,“为”意思是做,这里是雕刻。故选B。 4、指出以下故事情节与原著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在盖茨海德府,简·爱因为没有听舅母的话,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 B.劳埃德建议里德太太送简·爱去学校。 C.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D.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她再也不想呆在里德太太家了,里德太太就把她送进达劳沃德孤儿院。 【答案】A 【解析】A项有误,正确应是:简·爱的表哥约翰欺负她,她终于耐不住长久的欺凌反手跟约翰打了一回架,但是舅妈偏袒自己的儿子并认为简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她想辩解,去反抗不公正的待遇,由此顶撞她了她的舅母,惹得她舅母勃然大怒,将简关进了红房子。 5、古诗词赏析。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愿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阕写作者在“天上”“人间”徘徊的矛盾,下阕写词人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也代“月”,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美好祝愿,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有误,下片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人生离合的无奈,又表现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据此,A项的理解是准确。故答案为A。 6、下面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3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