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萼”梅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绿萼”梅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摘要:以梅花品种小绿萼 1 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 究了采样时间、初代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等对带 芽茎段离体繁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最佳采样时间为 4 ― 6 月;(2)最佳腋芽诱导培养基为 1/2 MS+1.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 (3)最佳增殖培养基 QL+0.5 mg/L 6-BA+0.05 mg/L NAA,增殖系数为 427; (4)无菌苗在 200 mg/L IBA浸渍处理数秒后,移植到1/2 QL培养基中,生根率为80%。 关键词:梅花 ;离体快繁 ;茎段 ;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S685.170.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302(2015) 04-0062-03 收稿日期: 2014-05-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国家 “863”计划(编号: 2011AA100207)。 作者简介:杨丽青(1986―),女,山西朔州人,硕士, 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E-mail: 1270063665@ 。 通信作者:张俊卫,博士,副教授,从事园林植物遗传 育种研究。 E-mail: zjw@ 。 梅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 栽培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生产上,梅 花以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为主,虽然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 状,但是繁殖系数小,周期长。利用组培快繁技术,不仅可 在短期内快速大量繁殖基因型一致的优质苗木,而且可获得 无病毒苗木,大大加快了育苗进程和提高了苗木质量。自 Harada 等[1] 开展梅茎段离体繁殖以来, 国内外在梅的离体快 繁上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2-5] ,但目前仍存在建立快繁体系的 梅花品种少,部分品种在快繁过程中出现顶芽坏死、叶片黄 化等难题。小绿萼是武汉地区的梅花老品种,具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茎段采集时间、启动和增殖培养基 对小绿萼离体繁殖的影响,以期建立其快繁体系,为该品种 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采于武汉市磨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除 8 — 9 月份停止采样,分别在3 —11月中旬采集梅花品种小绿萼(图 1-A) 1 年生枝条,用冰盒带回实验室。 1.2 方法 1.2.1外植体灭菌及初代培养 采集回来的枝条剪成1〜 2 cm长的具节茎段,每茎段1〜2个腋芽。用洗洁精浸泡10〜 20 min,流水冲洗30 min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5%乙醇浸润 30 s,转入0.1%HgCI2中消毒8〜15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6〜7次,无菌滤纸拭干后接种于初代培养基 (1/2MS+1.0 mg/L 6-BA+0.1 mg/L NAA);为分析不同初代培养基对腋芽诱导的影 响,以 4 月中旬采集的小绿萼枝条为材料,灭菌后接种至 2 种不同初代培养基: 1/2MS+1.0 mg/L 6-BA+01 mg/L NAA 和 1/2MS+1.0 mg/L 6-BA+0.1 mg/L NAA+0.5 mg/L KT 。每处理 20 个外植体,重复3次,接种30 d后统计诱导率,污染率在接 种后10〜15 d内统计。 122腋芽增殖培养 将伸长到1〜2 cm的腋芽切下,分 别转入添加了 1.0 mg/L 6-BA和0.1 mg/L NAA的3种基本培养 基和添加不同浓度 6-BA和NAA组合的QL培养基中,观察腋 芽的增殖, 每处理 10 个外植体, 重复 3次,记录植株高度, 生长情况,接种 5 周后统计腋芽增殖情况。 1.2.3 丛生长度对继代的影响 待腋芽增殖形成的丛生 芽伸长到不同长度(0.1、0.5〜1、1〜2 cm)时,将其从基 部切下,放入继代培养基( 1/2MS+1.0 mg/L 6-BA+0.1 mg/L NAA+0.5 mg/L KT)中观察其生长,每处理 5个外植体,重复 3 次。 1.2.4 生根与移栽 选择生长健壮,株高超过 2 cm 的试 管苗在 5 种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移栽时先将生根苗 连培养瓶一起置于温室内进行为期 10 d 的炼苗, 在此期间逐 渐松开并揭去培养瓶的盖子,而后将植株根系上的培养基洗 净,移栽到含有泥炭 :蛭石=1 : 1 (体积比)的塑料盆 中。移栽后的第 1 周塑料盆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 1 周后 慢慢揭去。 125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为(23 ± 2) C,空气相对 湿度为60%左右,光照度为1 500〜2 000 lx,光照周期为14 h/d。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样时间对腋芽诱导率的影响 茎段接种 1 周后腋芽开始萌发, 2 周后腋芽开始伸长, 叶片逐渐展开,叶色浓绿(图 1-B)。不同时间采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