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月下独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月下独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下独酌 教学目标: 1、以《月下独酌》为例,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学诗歌。 2、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人复杂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法 课前自主学习: 1、布置收集李白的作品。 2.布置学生将《月下独酌》中存有疑惑的字句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到中国古诗词,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诗仙李白,在中国,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人物,那么,李白的诗句,你能背下几句呢?指名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来感受李白的情怀,深入地了解李白。齐读题目。 大家知道题目中的“酌”字什么意思吗?屏显“酌”字的古字,引导学生从“酌”的外形理解它的意思。酌,斟酒。 屏显: 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闻酒香 初读文本: 师: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诗歌应首先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从声音上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受,最容易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 下面请同学们字正腔圆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对照课下注释,初知诗意。(屏显) 找三名同学朗读诗歌,并找一名学生进行点评。 学生对诗意质疑,互相解答。 预设: = 1 \* GB2 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随着我的身体。 = 2 \* GB2 ⑵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边再见! 在学生释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小声地朗读诗歌,进而初步了解诗歌的含义。 三、绘醉酒图 师:同学们,读一首诗,最好是能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像放电影慢镜头一样在自己眼前放出来,李白的诗在这方面是非常出色的。那么,《月下独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下面,请同学们走入《月下独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所见所听所感受到的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堂上在音乐伴奏朗诵中,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将所听所见所感受到的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通过想象画面,感受李白孤独的情感。 四、樽酒论文 师:同学们,这首诗蕴含了李白怎样的情感?(孤独)其实题目中就已经包含了这个信息,这个“独”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那么李白为什么这么孤独呢?我们来看一段小资料。(屏显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李白少有大志,希望能像名相管仲、晏婴等人一样,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李白满怀政治热情到了长安,没想到,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让他做御用文人,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再叫上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消愁,写下了本文。 学生齐读李白当年的志向(红字标出):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现实却是:侍宴陪酒,做御用文人。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心境的理解。 那么,本诗是借助什么事物,也就是什么意象来表现他的孤独呢?(明月)具体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以从用词、艺术手法、表达情感等角度思考。(屏显) 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课堂上交流展示,相互补充,感知诗中遣词造句的妙处,指导学生从词句、艺术手法、表达情感等角度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读中品,品中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感受诗歌的美,教师加以补充与引导。 预设: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学生一般回答:开头两句创设了一种意境美。教师问: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反衬)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反衬的手法呢?引导学生感悟出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引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学生一般会说喜欢“邀”字,这个字生动地展现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于是突发奇想,邀请明月、影子和他一起饮酒。把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当成朋友,展现了诗人浪漫的一面。 教师追问:为什么李白不邀请别人来一同饮酒,而是“邀明月”呢?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明白李白因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 “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诗人品质的高洁。 师:李白这个人太爱月亮了,他的月亮诗写的都那么得好,我们来看大屏幕。 屏显:李白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