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鸡兔同笼”等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准确找出等量关系;
2.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交流,体会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体验古代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1、读懂古算题;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古装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引出鸡兔同笼的古代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激趣导入新课。
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提问:(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
(2)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二) 问题初探:
探究活动一:鸡兔同笼问题
(说明:多媒体展示鸡兔同笼问题后,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思考,后讨论,然后找学生展示他的解题过程,让学生讨论对不对,有没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最后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点.)
探究活动二:构建模型
列方程解古算题: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有牛二、羊五,值金八两.牛、羊各值金几何?(只列方程组)
(在引例及例题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此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当然由于本题是古文,可以先找学生说出题目的大意:5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每头牛、每只羊各价值多少金?在题的结果上强调只要分数表示即可;要学生板书整个解题过程.)
探究活动三:能力提升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提问:1.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什么意思?
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先分析三折测之的意思是将绳子折成三等份,然后由学生们小组实践操作此过程,展示示意图,学生得出等量关系。在此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们完成完整的解题过程.)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两个未知数;
3):根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求得未知数的值;
5):检验作答.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一方面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和其优于算术方法的地方即简化了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技能.通过前面几题的分析,学生们明白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合理设元,合理利用等量关系。)
(三)问题反馈:
视频中的问题:严冬松柏树,斑鸠夜来住。每树卧3只,五只无去处。每树卧五只,空了一颗树。请算一算,鸠、树各几数?
课堂反思:
1、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A、 B、
1、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2、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则蛐蛐有_____只,蜘蛛有_____只.
3、(2018·烟台中考)为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某市计划在城区投放一批“共享单车”.这批单车分为A,B两种不同款型,其中A型车单价400元,B型车单价320元.今年年初,“共享单车”试点投放在某市中心城区正式启动.投放A,B两种款型的单车共100辆,总价值3 6800元.试问本次试点投放的A型车与B型车各多少辆?
最后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评: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探讨思考讨论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提问,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效果.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背影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罗斯福新政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哪一款手机资费套餐更合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哪一款手机资费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2b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关心国家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九年级 Reading A Letter from Lin Yu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为什么要证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生物_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 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