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妻书》知识整理
《与妻书》
一:课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
所谓 “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 课文中的典故有如下几
处:
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
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
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
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
遭遇的深切同情。 “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2 )“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
悲不自胜。简曰: ‘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
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 。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意在表达自己
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
推广到爱“天下人” ,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
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
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 将奈之何?
(1)“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
切。语出杜甫 《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归好肠堪断,
新愁眼欲穿。”
(2 )“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
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林觉民用
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3 )“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 的典故, 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
永无团圆之日。 “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陈太子舍人徐
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
保,, 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 ‘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
1
《与妻书》知识整理
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
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
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 ‘镜与人
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 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 涕泣不食。 素知之,
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
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
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
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
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二:课文中时间的记法。
1.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辛未,干支纪年, 1911 年。
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
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
四鼓,即四更,凌晨 1~3 点。
2.适冬之望日前后。
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
三:文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