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中国农业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经济史 Histor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课程代码:901090533 学时数:32 学分数:2 一、教学目的 中国农业经济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深度。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掌握农业经济关系演变的规律性,从而深入了解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经济建设方略,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了解学习中国农业经济史的目的,掌握中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学习中国农业经济史的目,学习方法。 中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学习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教书育人案例一:神农尝百草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原始农业的出现与发展(2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掌握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重点掌握农业的起 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产状况;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社会组织。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及氏族公社的兴盛与解体:农业的起源;母系氏族公社盛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社会形态;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发展与氏族制度的解体。 第三章 夏商奴隶制社会农业发展状况及社会形态(2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夏商社会的社会性质。掌握夏商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夏商时代的土地占有方式及剥削关系。重点掌握夏商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夏商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是 夏商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 夏商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是夏商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夏商时代的农业处 于“游耕”阶段。 夏商时代的土地占有方式及剥削关系:土地归奴隶主阶级国家所有;夏商时代的基本阶 级;各阶级占有土地状况及剥削关系。 小结:夏商社会是发展不充分的奴隶制社会。 第四章 领主封建制社会的社会形态及农业的发展(2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西周社会的社会性质。掌握西周时期的阶级关系及赋税制度,西周时期的阶级关系及赋税制,西周社会农业生产水平,东周时期领主封建制逐步崩溃。重点掌握西周时期的阶级关系及赋税制,西周社会农业生产水平。 西周社会是领主封建制社会:领主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西周时期我国已是领主封建制社 会;封建社会产生于西周初年的必然性。 西周时期的阶级关系及赋税制度:西周时期的阶级关系;西周时期的赋税制度。 西周社会农业生产水平:易田休耕制代替了游耕方式;主要的农作物种类;农具种类有所 增加;耕作技术与田间管理技术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 东周时期领主封建制逐步崩溃: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口的增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 主经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生产力;领土封建制的崩溃。 教书育人案例二:商鞅变法 第五章 地主封建制社会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固有矛盾(6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掌握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剥削关系,地主封建制社会农业经济的固有矛盾及其规律。重点掌握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地主封建制社会农业经济的固有矛盾及其规律。 地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商鞅变法;地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 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地主封建制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土地所有制形式;地主封 建制社会土地制度变化概况。 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剥削关系:封建的租佃制剥削;封建国家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商业资本 与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削;封建社会的雇农与奴婢。 地主封建制社会农业经济的固有矛盾及其规律: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封建社会的经济波 动;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及其历史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土地兼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使商品生产缺乏广大的国内市场,自然经济的生产状况长期不能改变;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使发展起来的经济成就不断遭到破坏;封建统治阶级的抑商政策扼制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代的闭关自守政策抵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我国的影响。 第六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2 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前的经济基础。掌握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 经济基础: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剥削及其形式;封建剥削及其形式;自然经济;商品 经济。 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经营地主经济的出现;佃富农经济的出现;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七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2 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太平天国革命及其《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占领区的经济政策及其 经济状况。掌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国内社会矛盾的加剧。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国内社会矛盾

文档评论(0)

tuo13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知识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