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反思).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习作例文与习作 习作例文一:我家的杏熟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开头铺垫手法的运用。 2.通过学习例文,进一步巩固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一方法,给文章搭框架、列提纲。 3.通过小组合作,剖析例文,探讨如何将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能够总结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剖析例文,探讨如何将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能够总结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学——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一起见证了老麻雀的勇敢,体验了爬天都峰的乐趣。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作者把事情写清楚的秘密。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吧。请同学们快速回忆《麻雀》一课,想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复习课文《麻雀》,借助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迅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点评,揭示作者把事情写清楚的秘密——抓住了“六要素”来写故事,特别是写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启学新知,走进例文《我家的杏熟了》。 今天,咱们将要一起走进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我家的杏熟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呢? 二、启学——初识庐山真面目 1.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继续借助“导学卡”,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互相点评。 3.提问:为什么上一篇文章的“导学卡”还能在新课文里继续帮助大家呢?(学生讨论) 4.小结:同学们借助“导学卡”进行了对比,发现《麻雀》和《我家的杏熟了》两篇文章在“把事情写清楚”上的共同之处:都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研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感受详略得当,明确文章重点部分 1.速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布在文章的哪些段落,并填写在“研学卡”上。(图一) 2.教师根据学生找到的要素,在“研学卡”上示范切分文章结构。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独立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切分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通过切分,同学们思考一下:起因、经过、结果各部分所占的篇幅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3.小结:谋篇布局要注意详略得当,经过是文章的重点,要多用笔墨写具体。 (二)分解任务,合作探讨如何写清楚 将“研学单”(图二)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类,由小组长随机抽取研学任务,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要求。 图二研学单 “起因”小组研学单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 2.对比下面这段改写和原文的起因相比,哪一个更能吸引你?为什么? 改写: 这一年杏又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正在做饭的奶奶急忙走过来,和小淘淘一块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3.你觉得这个故事的起因还可以怎样写?不改变情节,尝试用你自己的方式写一写。再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 4.你觉得在写事情起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经过”小组研学单 1.奶奶得知小淘淘从树上摔下来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你觉得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文章是怎样将奶奶这个人物写具体的?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用波浪线在原文中画出来。 4.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结果”小组研学单 1.故事的结果是什么?你觉得怎样写事情的结果才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2.“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分杏”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故事的结果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小组汇报展示,教师顺学而导 1.“起因”小组汇报情况预设。 (1)故事的起因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 (2)“研学单”上的改写和原文相比,原文更吸引人。 点拨:“为什么原文更能吸引你呢?看故事的起因,原文是从什么开始写起的?(哭声)听到哭声,你有什么疑问?‘谁的哭声?为什么会哭?’你的心就被故事紧紧牵着。在这里,作者就巧设了悬念。咱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吸引读者的注意,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呢?” (3)学生汇报自己改写起因的文段。 (4)在写事情起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写起因的要领——简明、吸引人。” 2.“经过”小组汇报情况预设。 (1)奶奶先后做了这几件事:扶起淘淘,让小伙伴别走——打杏——分杏。 点拨:“几件事连起来就组成了故事的情节,不写‘让小伙伴别走’这件事行不行?(不行,因为这样就没有后面分杏的事了)所以,要让读者看得明白,就要抓住情节,注意情节前后的联系。” (2)奶奶是个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的人。从她照顾淘淘、打杏、给小伙伴分杏这些事可以看出来。 (3)在写奶奶的时候运用了动作、语言等人物描写的方法。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