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理解融情于景、事细情深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增进对眷恋家园这一民族心理的理解。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明代散文家。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六十岁时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病逝。崇尚唐宋古文,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嘉靖十九年(1540),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归有光虽然“八上公车而不遇”,但始终不愿甘休。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三甲进士,这时他年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甲,壮志依旧未衰。 贡献: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震川集》《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2.写作背景 项脊轩,书斋名。因其远祖归道隆住在太仓项脊泾而命名。归有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固然因其狭小,如在项脊之间,但他也把“项脊”作为别号(自称“项脊生”),追念先祖归道隆的情感也十分明显。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然而,他幼年丧母,少年科场失利,家庭衰败,中年丧妻,隐痛重重。一生一波三折,35岁才中举人。项脊轩牵系着家族的许多事,它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项脊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结,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是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家人、父子、夫妇之情着笔。这一特点在《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及本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者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课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五六年。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3.文体简介 “志”即“记”,可以记人,也可以记事,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常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记事,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项脊轩志》《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4.字词注音 渗漉() 修葺() 栏楯()异爨()长号() 呱呱而泣()扃牖()阖门()垣墙()老妪() 迨()珊珊可爱()象笏()偃仰()先妣() 5.字词释义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归还)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归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返回)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汇聚)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丢下) 6.文化常识 (1)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执笏,供指画和记事。笏多以象牙、玉制成。 (2)归:古代女子出嫁称为“归”。 (3)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4)束发:男孩成童,束发为髻,一般认为是15岁。 (5)先大母: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大”或“太”表示再长一辈。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已去世。“先妣”指去世的母亲,“先考”指去世的父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一、导入 中国的亭台楼阁无数,黄鹤楼是美的,因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板块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 .docx
- 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学案 .docx
- 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任务群教学设计 .docx
- 《客至》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丰富词语积累》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docx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过秦论》预习导学案 .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 .docx
- 读诗始怜梦中人且以诗词话钗黛——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docx
- 《自然选择的证明》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