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概述 二胶囊剂的制备 三胶囊剂的质量控制及包装 (一)、胶囊剂的含义与分类 1、胶囊剂(Capsules):将药物(或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1)硬胶囊剂:采用适宜制剂技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细小颗粒、小丸、填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的剂型。 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2、药物在体内起效快 3、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4、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不宜制成胶囊的情况 ①由于胶囊壳的主要囊材是水溶性明胶,所以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以防囊壁溶化。 ②若填充易风干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 ③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④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⑤不适合低龄儿童 二 胶囊剂的制备 (二).硬空心胶囊的制备工艺 胶囊壳的规格 空胶囊的规格 空心胶囊的规格(常用0-5号) 质量要求:外观,含水量12%~15%,脆碎度 溶化时限(37度15分钟),炽灼残渣,卫生学检查 药物的填充 药物的填充方式:手工填充,机械填充 硬胶囊的包装 胶囊封口和抛光 硬胶囊剂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装量差异超限:囊壳因素、药物因素、 填充设备因素等 2.吸潮:改进制备工艺(如制粒、防潮包衣)、包 装(玻璃瓶、双铝箔、铝塑) 二、软胶囊的制备 (二)软胶囊的制法 1.压制法:模压法 压制法 压制法 2.滴制法 第三节 胶囊剂的质量评定与包装 一、胶囊剂的质量评定:应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项下的各项质量要求。 (一)外观: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无异臭。硬胶囊内容物应干燥、松散、混合均匀。 (二)水分:硬胶囊的内容物照《中国药典》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 (三)装量差异:每粒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有含量测定项的或无标示装量的胶囊剂与平均装量相比较),应在±10.0%以内,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四)崩解时限:硬胶囊应在30分钟内,软胶囊应在60分钟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肠溶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应先在人工胃液中检查2小时,再在人工肠液中检查。 (五)药物的定性与定量:按照《药典》进行测定。 (六)微生物限度:按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检查,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致病菌、活螨及螨卵,含全药材原粉者,细菌数不得超过50000个/g,霉菌数不得超过500个/g。含部分药材原粉者,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0个/g,霉菌数不得过500个/g。 第十四章 胶囊剂 1.胶囊包衣 三、肠溶胶囊的制备 在空胶囊外用肠溶材料包衣 包衣材料:肠溶性材料(CAP和丙烯酸Ⅱ号) 包衣方法:沸腾床 用PVP作底衣可改善“脱壳” 优点:成品性质稳定,质量好 2.肠溶材料与明胶混合制囊壳 填充药物后,要用肠溶型胶液封口。 * *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第一节 胶囊剂 药物:类型:化学药物、中药材粉末、中药提取物 状态:粉末、颗粒、丸、液体、半固体 性状:固体制剂 * 第一节 概述 第十四章 胶囊剂 (二)、胶囊剂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第十四章 胶囊剂 硬胶囊 软胶囊 肠溶胶囊 (不封闭) 固体半固体 (封闭)油类、油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固体 有缝(压制法、滚膜法) 无缝(滴制法) 胶囊剂 2)软胶囊剂:用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圆形或椭圆形软质囊材中制成的胶囊剂。 (3)肠溶胶囊: 系指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溶化、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二)、胶囊剂的特点 * * 第十四章 胶囊剂 (一) 胶囊剂的囊材 (二) 硬胶囊剂的制备 (三) 软胶囊剂的制备 (四) 肠溶胶囊剂的制备 第十二章 胶囊剂 (一)、胶囊剂的囊材 囊材 主要材料 其他材料 主 料 增塑剂 明胶 甘 油 着色剂 防腐剂 遮光剂 芳香剂 食用色素 苯酯类 二氧化钛 食用香料 原料:黏度、胶冻力和PH等 骨胶-硬、脆,透明度差 皮胶-可塑性、透明度好 制法: 酸法水解(A型)-pH8~9 碱法水解(B型)-pH4~5 增塑:保持弹性、柔软性 保湿:防碎裂 明胶、增塑剂、水分三者的比例决定了胶囊壳的硬度、柔韧性 *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制备 第十四章 胶囊剂 明胶、增塑剂、含水量的控制 增塑剂含量--决定囊壳的柔韧性 硬胶囊剂: 5% 软胶囊剂: 20% 水含量决定--囊壳的硬度和脆性 硬胶囊剂:12 ~ 15% 软胶囊剂: 7 ~ 9% 硬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asTurb12航空发动机部件特性图培训课件.ppt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双减政策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docx VIP
- 先进材料环氧树脂、固化剂 - Huntsman Corporation.PDF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操作系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仪征市市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排版)修改2.doc VIP
- 中建项目商务管理手册.docx VIP
- 智慧树 知到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