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技术:台湾青茶初制技术.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茶 (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台湾乌龙茶初制 ; 台湾乌龙茶依发酵程度,分为轻发酵、中发酵和重发酵。发酵程度以绿茶儿茶素氧化量为0计算. 轻发酵型(属高香型)儿茶素氧化量为8%-18%:汶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中发酵型(属浓味型)儿茶素氧化量为20%- 40%:焙制时间较长,如铁观音; 重发酵型(属乌龙茶型)儿茶素氧化量为50%-70%:由嫩芽叶焙制而成,外形显白毫,称白毫乌龙茶,如膨风茶属之。品饮时在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别有风味,欧美称之为“香槟乌龙茶”,被誉为“东方美人”,为台湾特产。 ; 台湾乌龙茶主要品种花色有冻顶乌龙、铁观音、文山包种及香槟乌龙茶等。其品质各具特色: 冻顶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墨绿鲜艳,带蛙皮白点,干茶芳香强劲,具浓郁蜜糖香。汤色橙黄,香气清芳,似桂花香。滋味醇厚甘润,回甘力强,耐冲泡。叶底淡绿红边。 铁观音:外形条索紧结,呈半球状,色泽深褐有光泽,似蛙皮色泽,叶底淡绿红镶边,叶片完整,枝叶连理。 文山包种茶:外形条索紧结长壮,呈自然弯曲,色泽深绿油亮,带蛙皮白点、干香带素兰花香,汤色金黄,具幽雅花香,滋味清纯回甘,叶底色泽鲜绿,完整无损。 香槟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稍短,毫心肥壮,白毫显露,叶色红黄绿相间,色泽鲜艳,汤色橙红(琥珀色)浓艳,叶底青绿有红边,叶柄淡绿,叶片完整。 ;台湾乌龙茶品质特征; 台湾乌龙茶以冻顶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驰名中外。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境内,凤凰山支脉的冻顶山上,因而得名。 产地海拔700m,土壤富含有机质,水湿条件良好,年均气温20℃左右,当地的野生茶树,早已闻名遐迩。据台湾通史记载“水沙莲之茶,色如松罗,能避瘴去暑,而以冻顶为佳,惟出产无多”。冻顶乌龙茶按其发酵程度属“包种茶”,因产于冻顶山,人们特称其为“冻顶乌龙”。;; 台湾乌龙茶采摘期长,自3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一年采四季,春茶3月中旬至5月上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中旬,秋茶8月中旬至10月下旬,冬茶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鲜叶以稍带芽点(即驻芽)小开面三叶嫩梢,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淡绿者为佳。;冻顶乌龙茶加工工序有萎凋、搅拌与室内萎凋、炒青、揉捻、初干、团揉、焙干。 萎凋:有日光萎凋与热风萎凋两种方法。 日光萎凋:鲜叶薄摊在4m×4m的麻布埕或笳苈上,每平方米摊叶0.5-1.0kg,在30-40℃日光下晒青。日温度过高时,可用纱布遮荫,历时10-20min。阳光微弱时可适当延长至30-40min,其间轻翻1-3次,待第三叶叶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叶面波浪起伏,发出茶香时为适度,减重率约12%-18%。; 热风萎凋:在萎凋室内装置热风管道,将40-45℃的热风通过管道输入室内,使室内冷热空气对流加热,室温保持在35-38℃,萎凋帘摊叶量为0.6-2.0kg/m2,历经20-50min可完成萎凋;另一是萎凋程度以带芽第二叶或开面第一叶失去光泽,叶面呈波状隆起,叶质柔软,青气消失,有萎凋香出现,减重串为8%-12%。 近年台湾省曾以回热式机械风萎凋法,风温38-40℃,历时30-50min,其成茶品质优于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 ; 晾青与翻拌:萎凋适度叶移入青间,0.6-1.01kg/m2叶量于笳苈上晾青,晾青期间,每隔1h翻拌一次,使叶温下降,水分散失均匀,为搅拌准备条件。 摇青与静置:待晾青叶叶缘起微波时进行第一次搅拌。青间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70%-80%。手工搅拌是双手将叶捧起,轻轻翻动,叶子间互相碰擦,叶缘轻微损伤,促进叶内走水。一般搅拌3-5次,每次2-12min不等,然后静置60-120min,搅拌动作逐次加重,搅拌时间由短渐长,静置时间由长渐短,摊叶由薄渐厚,总做青历时9—10h,减重率约25%-30%。 ;次 数; 最后一次搅拌在午夜进行。早春与初冬午夜气温较低,搅拌后将叶装入茶篮或茶篓内,以提高叶温,促进发酵,装叶厚约60cm左右。冻顶乌龙茶发酵轻,若搅拌过重,青叶损伤过重,会引起“包水现象”,使茶色深暗,滋味苦涩;搅拌不足则香气不显,品质均差。; 炒青:有手工与机械两种方法。 手工炒青:用铁锅,直径约70cm,锅深22cm,锅温100℃,投叶0.75kg,炒时锅温渐降,约8-l0min,锅温降至60-70℃,减重率35%-40%,出锅揉捻。为方便炒锅降温操作,可将几只铁锅排列一起,自右向左,锅温由高到低,高温锅炒时间短,低温锅炒时间长,连续操作。 机械炒青:用炒青机,转速23-28r/min,锅温160-180℃,投青叶6kg,投叶后锅内发出噼啪响声,约8-13min,炒至叶无青气,显芳香,手

文档评论(0)

Zu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文档,资源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