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汉语言文学资料).docVIP

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汉语言文学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汉语言文学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 1 一、故事情节设置的匠心 3 二、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4 三、叙述视角选择之独特 5 四、结语 6 注释: 6 文2:论李陵变文的悲剧性 7 一、战争场面的艰辛 8 二、被迫投降的无奈 9 三、被陷害的悲辛 11 四、灾祸波及“路人”、家族灭门的悲壮 12 注释: 13 参考文摘引言: 14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汉语言文学资料) 文1: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 引言 秋胡戏妻在古代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著名故事,在《秋胡变文》出现之前,史传文学、诗歌等不同文体都关注过这个题材,而且这个故事的情节、人物、叙事模式皆有所不同。所以在考察《秋胡变文》之前,应对秋胡戏妻故事的流传作一简单概述。 现存文献资料中,秋胡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卷五《鲁秋洁妇》 洁妇者, 鲁秋胡子之妻也。既纳之五日, 去而官于陈, 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女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 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 下赍休焉。”妇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1] 这是最早关于秋胡故事完整的记载,事写秋胡外出做官五年,归家,在桑园遇妻子并调戏她。妻子回后得知调戏自己的正是朝思暮想的丈夫,遂投水而死。此外比西汉更早的文献资料已无从得知。 秋胡故事亦记载于《西京杂记》中,但《西京杂记》仅在时间上做了明显改动,但故事面貌与《列女传?鲁秋洁妇》几胡故事亦载于《西京杂记》。在汉魏六朝,则出现了诸多以《秋胡行》为题的乐府诗歌。诗人以《秋胡行》为 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题咏秋胡本事;二是与秋胡本事无关。根据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写秋胡故事的诗歌主要有晋傅玄《秋胡行》二首,诗中对秋胡妻的气节给予高度的评价:“玉磨逾洁,兰动弥馨。源流洁清,水无浊波。”[2]颜延之《秋胡行》九首凄凉哀婉,感情真挚,以个性化的口吻来歌咏故事。王融《秋胡行》七首通篇以秋胡妻的情感为线索,描摹其心理。唐代高适有一首《秋胡行》咏秋胡事。 以上皆是《秋胡变文》之前,各体文学对秋胡故事的摹写。 一、故事情节设置的匠心 《秋胡变文》以秋胡为中心人物在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充分的延展,仅仅围绕秋胡行迹为主要线索,其线索简释如下: 前缺(娶妻)—求母问妻—遇仙—投魏 —归家—桑遇—赠金—拒诱—谒母—相见—后缺(其中在“投魏”之后有“秋母劝妇改嫁” 秋胡出门远游目的是为了追逐高官厚禄,分别与母亲、妻子告别,并且详细叙述秋胡说服母亲,与妻子话别,信誓旦旦:“夫妻至重,礼合乾坤,上接金兰,下同棺椁,二形合一,赤体相和,附(祔)骨埋牙,共娘子俱为灰土。”[3]“其妻闻夫此语,心中凄怆,语里含悲,启言道:‘郎君!儿生非是家人,死非家鬼,虽门望之主,不是耶娘检校之人。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女生外向,千里随夫,今日属配郎君,好恶听从处分。郎君将身求学,此惬儿本情。学问得达一朝,千万早须归舍!’”[4]秋胡辞别母亲、妻子后入山向老仙求学三年,得《九经》《七略》。学成后,秋胡投魏,拜为左相,并数年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历经数年。接着另表秋胡妻六年来尽心供养婆婆,婆婆见秋胡六年不归,生死未卜,不忍心儿媳独守空房,劝其改嫁,遭到儿媳义正言辞拒绝。再表秋胡又三年,共九年,想起老母,于是向魏王奏明归家,接下来与《列女传》《西京杂记》所载以及以上诗歌相差不大,但故事情节要详细许多。而《秋胡变文》则叙述十分详细: 拜王了手,便即登程。至采桑之时,行至本国。乘车即过。身着紫袍金带,随身并将从骑,桑中而过,变服前行。其树赴(覆)地婆娑,伏(复)乃枝条掩映,欲觅于人,借问家内消息如何。举头忽见贞妻……[5] 长达一千字有余。由于结尾残缺,故事的结局是否依然是秋胡妻投水而死不得知,总之《秋胡变文》已发展为一个完整的长篇故事。 与《烈女传》《西京杂记》和乐府诗相比,其增加了求母、问妻、遇仙、投魏、求归、以及求母劝妇改嫁的情节。在一系列情节中,秋胡是明确的主线,所有人物的活动都围绕他而发生。基于说唱文学的限制,集中的故事情节和单线叙事结构,利于叙事者抓住故事的主脉,有条不紊的叙述;并因为其主要诉诸于观众的听觉,也易于听众接受故事。变文的这种叙事结构强调连贯性、清晰性和完整性,以降低了叙述和理解上出现混乱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秋胡变文》已出现稍为复杂的叙事线索,虽不能称其为成熟的“双线叙事结构”,但已见雏形。采取了“花开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