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并且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3、体会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叙事技巧。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把握文章以语言描写和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读个性化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 同学们,有人说“今天”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年轻的一天,我觉得这话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从一篇文言古人的故事当中体会这句话的深意吧。
二、读故事: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然后请一名学生进行当堂朗读。同学进行点评和纠错。
师强调:卿、 邪、 孰、遂、更?? 等字的读音。
“卿/今/当涂掌事”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朗读停顿。
2、再请一名同学来读,读出故事的味道来。
此时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对于这种以人物语言为主且故事强的文章,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人物的语气。要读得人物说话的味道,就要明确其身份、性格、职业,还要考虑说话的对象,这样才能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人物的个性风采。
生读完后,进行点评。
二、解读个性化语言:
教师因势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人物说话的语气:
⑴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强硬,命令性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生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和缓)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听来不重但语气不容置疑)?
⑵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文人,是同朝的官员,赞赏的语气)
⑶重点解读吕蒙的语言:
教师引领学生发现:全文写了几个场景,每个场景里都有的人物是谁?
这个人物说了几句话,是什么?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个场景里他说话了吗?(要让学生明白,人物肯定说话了,但作者没有写他的语言。)
那么如果他说了,他会说什么话呢?请同学自主设计人物的语言,要注意考虑其身份、性格、职业,以及说话的对象。
请两生进行情境对话:劝学。
一生点评。
师引导生探究:如果让吕蒙说话,文章的内容就更丰富而且生动了,可作者偏偏只用“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乃始就学”两个简短的句子交待劝学经过,这是为什么呢?(可以提醒学生从文题和文章中心的角度来考虑详略安排的问题。)
四、讲故事
请大家在把握好的三个人物说话的特点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故事活动。各小组确定一人为主讲者,其他几个人认真听取内容,然后就其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和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指正。之后在班上将出错和理解偏差的地方进行一个交流和研讨。(此环节旨在落实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
五、这个时间跨度很大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也就寥寥百字就讲清了始末,如此详略得当的安排,巧妙的用语言推动故事发展的叙事手法,是何人所为呢?
——司马光,《司马光砸缸》的主人公。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六、创编故事:
今天我们从故事中体会到了极富个性特色的人物语言,鉴于本文很强的故事性,而且有具体的场景,同学们可以将内容进行整合,以人物对话为主将其改编为课本剧。
要求:
?1、人物语言以文言为主,要符合人物身份。
2、不得改变故事性质和结局。
3、可以加入适当的说明性语言,也尽量以文言为主。
附板书:
孙权劝学
劝(软硬兼施)——学(搪塞敷衍——立志就学)——赞(钦佩结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直面现实 理性抉择 写作指导.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从高考作文探析素材选用的 维度路径.docx
-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 写作指导.docx
-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笔下珠玑迷人眼, 文采飞扬酿佳篇.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使考场作文写出新意.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试题 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 中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从语言入手 鉴赏古诗词.docx
-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说明文阅读答题 要点阐释及最新试题演练.docx
- 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辛弃疾三首词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
- 2022年6月浙江语文高考 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