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词类活用 文中的字、词、句 9.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10.公入而赋 隧,隧道,洞子,从“隧而相见”的行文来看,应该是用为动词,指挖隧道。 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句式 (一)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 生庄公及共叔段。 (2)爱共叔段,欲立之。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句式 2.省略谓语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3.省略宾语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 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 “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句式 (二)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句式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姜氏何厌之有? (2) 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问”字的宾语是“何谓”,何谓,所说的是指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句式 (3)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君患何焉” (4)其是之谓乎?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代词,“之”复指宾语“是”“其谓是乎” 2.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倒下,摔跟斗,自己摔跟斗,不是死的意思。 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 也。” 都,指都邑;城,指城墙,这是两个词。 五、重要实词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不久,这是一个表时间过去的词。既而,常一起连用。 鄙,边邑,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常说“鄙人”、“鄙意”、“鄙见”,这个鄙是一个谦词,它的词义是从本义边邑引申而来的。在古代,边邑的人比都城的人地位、见识都要差一些,所以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 贰,两属,这里指既臣属于郑庄公,又臣属于共叔段。两属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后又再属于某,就叫贰。 4 、无生民心 心,是想法、念头。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甲,铠甲;兵,武器;卒乘,指战士;步兵叫卒,车兵叫乘 当时,敲着钟鼓去进攻叫伐,而不用钟鼓,部队轻装前进,不让对方知道,叫袭。侵、袭、伐、攻,都是有区别的。 6、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yī),句首语气词,表示仅有、唯有的意思。 7、敢问何谓也? “敢”,是一个谦词,意思是说,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冒昧地发问。 8、其谁曰不然。 其,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意思是肯定。 (1)国 A 国不堪,君将若之何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2)遗 A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B 养虎遗患 (3)厌 A 姜氏何厌之有 B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爱 A 爱共叔段,欲立之。 B 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 (国家) (国都) (赠送) (遗留) (饱,引申为满足) (讨厌,引申为嫌) (偏爱,疼爱) (吝啬) 六、一词多义——实词 (1)焉: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C君何患焉焉 D心不在焉 E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F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怎么) (“于之”的合音,同时也是“于之”的合意。) (焉,于此,对这件事) (于此) (代词,相当于“之”) (在哪里) 六、一词多义——虚词 (2)为 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B为人所讥 C今做告之,反怒为 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3)诸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公伐诸鄢 C子闻诸 (动词。当,做) (介词,被) (句末语气词) (介词,因为,为了) (众,各) (之于) (之乎) 初读 文章解析 ? 公元前722年,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春秋》做了如下记录:“郑伯克段于鄢”。而专门阐释《春秋》的史学巨著《左传》则对这六个字有这样长长一段的具体精彩注释,它包含着事件的起始,事件的曲折过程,还有各种议论和讨论以及事件的结尾和评论等等,可以说是一相当完整的叙述式的故事。??? 初读:看一个曲折生动的故事? 再读 文章解析 再读:品一组个性鲜明的人物?? 本文围绕郑庄公与共叔段争权这一中心,将人物置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成功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讨论:郑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是郑庄公,你将作何举动? 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 1)郑庄公 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