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3课《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卜算子·咏梅》选自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文体形式多样,有回忆录、现代诗,还有毛泽东主席填的词--即本课。这几篇课文贯穿了共同的思想主题:革命传统教育。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认识革命先辈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和他们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题后注有:“反其意而用之。”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本文在编排上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后面附有陆游的同题词。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纵横古今,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有利于挖掘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同时遭到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但他矢志不移,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心态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毛词气韵豪放乐观,陆词的基调却是婉约感伤。这是理解上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①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人谦虚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②感受梅花不畏严寒,风雪中怒放之美。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2. 知识目标:
①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②结合搜集的资料对两首咏梅词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3. 能力目标:
①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②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词中描绘的景象。
2. 在理解重点句的基础上,体会梅花的品格。
3. 对比分析理解两首咏梅词,理解作品不同的思想内涵。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这一考虑,我引导学生搜集体现中国传统梅文化的文化精神产品,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从中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实语文积累,丰富精神世界,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熏陶与革命传统教育。
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拓宽、开放语文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以“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及自我感受。
2.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二、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 引出课题。
2. 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三、汇报交流,感情读背
1. 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 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 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4.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5. 出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四、自主学习,理解研读
1. 介绍写作背景,重点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 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交流研讨,促进理解
1. 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
2. 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3. 学习小结。
六、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 想象并用简笔画画一画诗文意境。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更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朗诵、抄录等均可。)
2. 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六、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七、出示有关梅花的诗文作品,诵读吟咏
【板书设计】
卜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圳市住宅设计品质提升指引(第2版).docx VIP
- 中医门诊病历.pdf VIP
- 船舶油漆注意事项.pdf VIP
- 第三章 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 非织造课件.ppt
- 高创伺服驱动器CDHD2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国庆节电子小报Word模板.docx VIP
- 2025年技能等级评价电力调度员(配网)初级工考试题库.pdf
- 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演变的-戴海峰-29页.doc VIP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1框 创新改变生活习题课件 .ppt VIP
- 【教案】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