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毒物学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饲 料 毒 物 学 FEED TOXICOLOGY 2004.3~2005.5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2. 有关毒物毒性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3. 饲料毒物的一般毒性试验 2.饲料毒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饲料的正常成分或无害成分在异常情况下分解转化为有害的成分; 人为添加剂; 饲料污染物; 亚硝酸盐(以NaNO2 计)的容许量 (每千克产品中,mg) 二.常见的生氰糖甙及在植物中的分布 1.常见的生氰糖甙 ①亚麻苦甙 ②百脉根甙 ③蜀黍甙 ④毒蚕豆甙 ⑤苦杏仁甙 氰化物(以HCN 计)的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mg) 游离棉酚的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mg) 异硫氰酸酯(以丙烯基异硫氰酸酯计)的 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mg) 恶唑烷硫酮的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mg) ? 砷(以总砷计)mg/kg 铅(以Pb计)mg/kg 氟(以F计)mg/kg 石粉 ≤2.0 ≤10 ≤2000 磷酸盐 ≤20 ≤30 ≤1800 骨粉 - ≤10 ≤1800 资料来源: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五.饲料中铅的有害作用 1.铅的吸收、蓄积与损害部位 铅在十二指肠被吸收,一部分在肾脏、肠、毛发、乳汁等中排出,另一部分被肝、肾吸收,在骨骼中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铅。 铅虽然蓄积在骨骼,但危害却在其它组织,如神经组织、造血器官及肾。 2.危害及表现 神经系统:出血神经衰弱及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造血器官:抑制Hb合成和溶血。 对心脏影响:造成心绞痛、腹痛。 肾: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出现中毒性肾病。 饲料铅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扰乱和神经症状。 六.饲料中氟的有害作用 牛较敏感,家禽耐受性高。 1.骨相损害:硬组织损失。牙齿出现氟斑牙,恒齿;骨出现氟骨症。 2.非骨相损害: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对心肌核骨骼肌均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可引起肾脏功能不全。 资料来源: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七.饲料中砷的有害作用 砷属原浆毒,主要损害酶系统。砷吸收入血后,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也可作用于血管舒展中枢,使血管壁平滑肌麻痹,导致脏器严重充血。 长期少量摄入砷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系统和消化机能衰弱与扰乱。 第二节 动物性饲料的毒性问题 一.鱼粉 1.霉变:高温高湿的环境使鱼粉发生霉变,从而使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生腐败变质。 2.酸败:使鱼粉表面形成红黄色或红褐色的油污状,具恶臭,使鱼粉的适口性、品质显著降低。 3.食盐含量过高:国标规定鱼粉的含量≤ 4%(三级)。 4.引起鸡肌胃糜烂(gizzard erosion,缩写GE) 胃溃素是鱼粉高温加工产生的有毒物质,由组胺及组氨酸等与赖氨酸在高温下形成。 胃溃素使胃酸分泌增加,严重损害胃粘膜。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严重贫血和消瘦,排黑褐色软便或下痢,又名“黑吐病”。 5.挥发性盐基氮 是动物性食品中酶和细菌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类等碱性含氮物质。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 6.其它 鱼粉中可能还存在铬、汞、DDT等有害物质。购买鱼粉时还应注意鱼粉的掺假问题。 二.鱼类、贝类与甲壳类动物 1.组胺(histamine) 海鱼受细菌污染后可大量产生组胺。 组胺中毒主要是由于组胺使毛细血管扩张及支气管收缩。主要症状是皮肤红,眼结膜充血,荨麻疹,呕吐,腹泻呼吸迫促等。 2.抗硫胺素 淡水鱼及贝类、甲壳类,尤其是内脏中含有大量的硫胺素酶。当生食,或加热不充分时,能大量破坏硫胺素,使动物出现硫胺素缺乏症。 三.生鸡蛋清 1.蛋白酶抑制剂 2.抗生物素 ?四.蚕蛹 脂肪含量很高,容易酸败变质,发出恶臭。这种气味可转移到鸡蛋和猪肉中。可使体脂和肉带黄色,产生“黄猪肉”。猪在屠宰前一个月内应停喂蚕蛹。 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的毒性问题 一.维生素添加剂 1.杂质:维生素制剂品质不良时可能含有较多的有毒杂质。主要的有毒金属杂质有:Pb、As、Cd、Hg。这些杂质能引起动物中毒或生物学效价降低。 NSP可对动物造成以下危害: (1)对营养物质有包裹作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可溶性的NSP使肠液粘性增加,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粘性食糜在后肠被排出时可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