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论语选读》;学派;近十年浙江卷经典文化阅读题考情分析;命题规律与备考策略;备考策略:
1、重点是《论语》,注意注解和参考译文,注意课后的“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
2、平时多读多思考,解题时仔细阅读,逐字逐层,提取核心词语。
3、掌握答题规律。
     填空题:多用原文词或思想核心词,不写错别字。
     概括题:准确筛选词句,学会综合、转化、概括。
     分析题:先概括,总体分析,引文解释。
     比较题:仔细辨析,求同求异。
     联系实际题:简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联系现实、一分为二、分析利弊。;[2018·浙江卷];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2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__________ ,子贡属于 __________ 。(2分)
                        德行   言语
22.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观。(1分)
                   择友
24.孔子为什??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2014·福建卷];[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2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
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拓展题型:
 ①功尚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②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
                                   (《尚书·周书》)   由奢入俭容易,由俭入奢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1.纵观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可得出一个内容要点。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组的要点。2.任选一个要点,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简述其意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