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勤绿洲治沙措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民勤绿洲治沙措施   摘要:民勤县地处内陆深处,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活动影响,由上古时的滨湖绿洲逐渐演变为沙海孤岛,是我国防沙治沙的桥头堡。通过长期和沙漠的不屈斗争,民勤人民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和生态治理模式,总结出了一整套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和有效做法,该模式对全国同类半沙化地区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意义。   关键词:民勤;绿洲;治沙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由于自然环境演变和人为活动影响,近代以来,这里成为了我国内陆河流域中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通过和沙漠化的长期斗争,民勤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对全国同类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沙漠化原因   1.地理位置   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邻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多风少雨,年降水量仅110mm,蒸发量却高达两千多毫米[1]。   2.过度开采地下水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石羊河断流、干旱,群众对地下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同时期内全县机井达到11000余眼,其中深井达8000多眼,导致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造成防风固沙天然屏障蜕变,林木植被因严重缺水出现大面积枯梢或死亡,将民勤绿洲推向了毁灭的边缘[2、3]。   3.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改革开放后,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超载并呈逐步增大趋势,全县掀起一个开荒的高潮。绿洲边缘区,荒漠区大面积茂密的“柴湾”灌丛植被被破坏,全县上下陷入了开荒弃耕的恶性怪圈[4]。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一度将民勤的生态环境推向了荒漠化的边缘。   二、治沙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全县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将防沙治沙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干部实绩考核,不断健全完善生态建设机制。当地政府持之以恒地开展干部职工义务秋季压沙和春季造林活动,每年利用“3·12中国植树节”、“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行之有效、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青土湖、老虎口等防沙治沙示范区已成为全县生态警示教育基地和宣传民勤、展示民勤防沙治沙经验的窗口。科学治沙、依法治沙、综合治沙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干部谋划防沙治沙、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2.创新治理模式,构建防护体系   民勤当地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承包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水定林,以水定规模,全程管理,确保成活”的要求,突出封沙育林与封禁保护相结合、工程压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相结合的特点。全县形成了防风阻沙林带、基干防护林带、农田林网、域镇村庄绿化、生态经济林的有机融合,以点、线、面结合;带、片、同配套、形成了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和林业产业体系   3.突出科技支撑,完善服务网络   当地林业局积极与中科院寒旱所、中国林科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服务体系,弘扬发展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的薛百宋和“母亲抱娃娃”的治沙模式,大力推广“麦草沙障+落水栽植棱梭”“砂石滩地开沟+落水栽植”等治沙模式。全县注重高新人才引进和本土实用人才培养,先后引进林业专业技术人才14名,培育县级林业技术员117名,每年开展的农民林业技术专题培训均达到3000场次以上,推動形成了“县有首席专家、乡有首席农技员、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明白人”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   4.强化产业培育,治沙富民共赢   政府部门着重找准找实防沙治沙与绿色增收的最佳契合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治沙产业,促进沙区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大力发展以红枣、枸杞、酿酒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以肉苁蓉为主的沙生药用植物[5]。累计建设经济林基地49.7万亩,打造沙生药材示范基地11万亩,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协会的方式将广大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5有计划地增加生态用水量   在利用好现有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每年按比例有计划地增加生态用水量,县林业局对农区边缘的防护林带,划分区域,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