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xVIP

防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有关防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加,其化学成分除富含丰富的生物碱外,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也相继报道。为了深入地了解防己科植物和在临床上更加合理规范地对其进行使用,对防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关键词:防己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0-000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0.0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dvances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iesofmenispermaceae   weijiang-cun1,weizhong-xuan2,xiezhen2,chenyong2,hanqian2,huangzhou-yan2   (1.guangxiinternationalzhuangmedicalhospital,nanning530201,china;   2.gu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scienceexperimentcenter,nanning53020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studyaboutchemicalingredients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menispermaceaearegrowing.thechemicalcompositioninadditiontoalkaloids,flavonoids,anthraquinonesandetcmaterialalsohavebeenreported.inordertohavemoreunderstandingandmorereasonablestandardforclinicaluse,thechemicalcomponents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menispermaceaeweresummaried.   keywords:menispermaceae;hemicalcomponents;pharmacologicaleffects   防己科(menispermaceae)植物在中國有19属78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该科植物雌雄异株,植株大多为藤本,是著名的药用植物群[1]。防己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2]。该科植物大多数可供药用,可用于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止血、散瘀、消肿、利尿等[3]。防己科植物大多富含生物碱,且种类繁多,还含有黄酮、蒽醌类等成分。由于防己科植物有着重要的医用价值,为了方便研究者更深入地研究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笔者对防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防己科植物主要化学成分   1.1生物碱类   防己科植物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包括双苄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吗啡类和莲花烷类。   1.1.1双苄基异喹啉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简称bbi生物碱,是由2个苄基异喹啉单位通过氧桥连接而形成的生物碱[4]。随着这类生物碱抗炎、抗菌、抗癌、降压、肌肉松弛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的发现,研究者对此类生物碱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是广泛存在于防己科植物中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5],分子结构中均有2个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碱性较强,且这2种生物碱的溶解行为相似,但防己诺林碱有1个酚羟基,所以极性较粉防己碱高[6],两者的药理作用也相似,均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癌、降压、抗心肌力扩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室肥厚的作用[7],但防己诺林碱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相较于粉防己碱弱。   千金藤素存在于白药子、粉防己和千金藤等防己科植物中,能促进骨髓组织增生,从而升高白细胞,因此,临床上一般用于防治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8,9]。另有研究者通过试验发现千金藤素对多种致炎剂和致痛剂引起的炎性水肿和疼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从而可以判断千金藤素同样也是一种具有抗炎镇痛、低毒的物质。   研究者从防己科植物毛叶轮环藤中分离出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高阿洛莫林碱、左旋箭毒碱和异谷树碱等,并通过家兔垂头试验发现碘甲烷盐具有肌松作用,且左旋箭毒碱和高阿洛莫林碱作用力较强[10]。另有相关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