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沼山镇陈家咀湾民俗乐队发展情况调查.docxVIP

鄂州市沼山镇陈家咀湾民俗乐队发展情况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州市沼山镇陈家咀湾民俗乐队发展情况调查   摘要:鄂州市沼山镇陈家咀湾乐队当初组建的初衷是以谋生为目的,作为乐队的负责人陈绪陆能够拓展思路,寻找适合本土民俗文化的发展之路,毅然成立文化艺术团,传承民间文化,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建设,并与乡村红白喜事文化相结合,打造出与其他乐队内蕴不同的艺术团队,赋予了沼山镇乃至梁子湖区民俗文化新内涵。   关键词:排练玉连环牌子锣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29-02   沼山镇现属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所辖,1949年为畈雄乡,1961年改为沼公社、东井公社,1975年合并为沼山公社。1984年改沼山乡,1997年批准建镇,[1]全镇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4.2万。铁(山)贺(胜桥)公路过境。陈家咀湾西临梁子湖,曾建有东井大堤,原来是东井公社所在地,现属于沼山镇畈雄村,其所在位置称三步街,街道是南北向,约百余米长。三步街东面是刘伯岩与熊四德湾,西面是陈家咀湾,铁贺线穿街而过。陈家咀湾现居人口800人,土地面积三千亩,以农业为主。   20世纪改革开放以前,当地农民靠种田为生,经济非常困难。改革开放后,本地经济发展渠道拓宽,有开采沸石矿、膨润土厂、做裁缝、做生意等行业,青年外出打工者逐渐增多,促进了经济速度增长,乡村百姓温饱问题逐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各种民俗活动竞相开展。陈家咀湾民俗乐队是其中一支活跃于沼山镇一带的民俗乐队,乐队队长是陈家咀湾的陈绪陆,他出生于1963年,1980年高中毕业,在校期间喜欢音乐。2001年,陈绪陆随太和镇供销社职工万敬明老师学习长号、小号、萨克斯、架子鼓等乐器,当时他家里经济困难,是借钱学习的。陈绪陆出师后,便在太和沼山一带村庄传授技艺,许家湾、东井教会、熊思钦、桐油咀、李猎黄、谢家咀、马龙、高家咀、莲花黄、太和教会、莲花吴、保安等乐队都是请他传授技艺的,所收费用不等。另外,他经常参加一些乐队演出活动。2009年,笔者所在村庄张德宝湾举行张氏敦义堂家族第九届迎谱仪式,陈绪陆参加了演出,演奏架子鼓。2010年,陈绪禄组织成立陈家咀湾民俗铜管乐队,乐队成员有5人,陈绪陆任乐队队长,并传授技艺,共收其他成员学费5000元。      陳家咀湾乐队成员掌握演奏技术后,在沼山镇一带及附近乡镇演出,主要服务于红白喜事,一场收费1200元左右。歌曲红喜事以吹奏红歌为主,有《好日子》《万泉河水》《孔雀东南飞》。白喜事吹奏《为主赞颂》《儿行千里》《为了谁》《人间第一情》《父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伤心泪》《望星空》《梅花泪》《孔雀东南飞》《妈妈的吻》等。   近几年来,沼山镇许多村庄组建了牌子锣乐队与铜管乐队,活跃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沼山镇相继成立的乐队有:夏咀湾牌子锣乐队、柯大成铜管乐队、王铺街铜管乐队、基督教铜管乐队、张氏敦义堂牌子锣乐队、桐油村铜管乐队、李猎黄牌子锣乐队,熊思钦铜管乐队、上庄湾女子牌子锣乐队、下柯湾铜管乐队等。这些乐队也主要参加地方红白喜事活动。组建乐队是当地人谋生挣钱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新生行业,但乐队越来越多,演出竞争愈发激烈,陈绪陆见此情况,酝酿发展思路。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绪陆观看了民间艺术玉连环表演,他被这门传统的技艺折服。玉连环是鄂冶地区一种民间道教打击乐,演奏乐器有“铛”“小镲”“铛锣”“引罄”“木鱼”“小鼓”等。在民间艺人的传承过程中,将几种乐器固定成如意图形,故取名为玉连环。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一人演唱,也可群体表演,融唱、舞、快板为一体,同时,突出玉连环敲击乐的特色,再加上本地赣方言,更显玉连环这种曲艺形式独特。①   玉连环有显著的地域民间元素,曾有几位文艺工作者排练过玉连环节目,但排练起来有些复杂、难学,这方面演员也越来越少。陈绪陆看在眼里,心里暗自着急,这样优秀的民俗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怎么办?陈绪陆认为,民俗节目要传承才有价值,这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深挖传统,二是贴近时代。迎合如今观众的口味,只有这样,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2]陈绪陆决定要好好地传承优秀的民间技艺。2016年5月,陈绪禄将民俗乐队扩展,改名为梁子湖区复兴文化艺术团,自己任团长,投资舞台、音响、灯光等婚庆设备,其中添置音响三套,灯光20盏,各类演出服装60套,并租房作为排练场地,自办舞台60平米。艺术团增加不少演员:陈世如、邓福庭、柯裕淼、袁才安、李智、李伟、袁红霞、高英、张燕、陈爱梅、王凤云、柯军枝,方金秀、陈素娥、胡细娥、邓汉琼、张亚萍、张帆、周静、杨彩云、张乐、余卉、胡四桂等,他们都是地方文艺骨干。陈绪陆聘请鄂州知名专家邱发强老师指导节目,笔者对邱老师不陌生,2010年左右,笔者曾采访过他。邱发强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