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Pi联合ICIs治疗胰腺癌 合成致死与免疫检查点的双向协同.docx

PARPi联合ICIs治疗胰腺癌 合成致死与免疫检查点的双向协同.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RPi联合ICIs治疗胰腺癌 合成致死与免疫检查点的双向协同 ——前 言—— 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病率不断上升,5年总生存率一直较低,亟待新的系统治疗手段的出现。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优势,但迄今为止,免疫单药治疗,在PDAC的应用一直令人失望。免疫联合放化疗初步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随着精准肿瘤治疗理念的普及,聚焦不同分子分型胰腺癌患者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药物,逐步也成为当下胰腺癌领域的研发热点。本文聚焦2022年7月刊登在Lancet Oncology(IF=54.433)的文章:尼拉帕利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或尼拉帕利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铂敏感晚期胰腺癌的Ib/II期研究(Niraparib plus nivolumab or niraparib plus ipilimumab in?patients with platinum-sensitive advanced pancreatic?cancer: a randomised, phase 1b/2 trial?)。探寻PARPi联合ICIs的协同抗肿瘤效果。 ——PDAC的免疫抑制特征—— 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病率不断上升,5年总生存率一直较低,亟待新的系统治疗手段的出现。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优势,但迄今为止,免疫治疗,在PDAC的应用一直令人失望。已有几项有希望的临床前研究,但将其转化为临床研究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这可能与PDAC复杂的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的密切相关。 PDAC的固有免疫特性和高度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 胰腺癌的固有免疫特性和高度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以及胰腺癌的高度结缔组织特征,必然导致胰腺癌的治疗应该遵循多靶点、多途径联合治疗的方案。而近年来,随着基于合成致死理论而在临床中得到具体应用的Parp抑制剂,在胰腺癌领域,也迎来曙光。 虽然胰腺癌BRCA突变概率仅为4%~7%,但有所突破已实属不易。 ——研究试验解读—— 试验设计 入组的患者为晚期胰腺癌,且接受至少16周的铂类药物治疗后并未进展,即没有铂耐药。 按照1:1分组,分别接受尼拉帕利200mg/day/cycle,伊匹木单抗 3mg/kg IV 4 cycle, cycle=21 day(N=45);尼拉帕利200mg/day/cycle,纳武利尤单抗 480mg IV / cycle, cycle=28 day(N=45)。 治疗直至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和6个月PFS率。次要研究终点为ORR、总生存期、DDR缺陷与联合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研究设计 结果 在2018年2月7日至2021 10月5日期间,91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并被随机分为尼拉帕利加nivolumab组(n=46)或尼拉帕利+ipilimumab组(n=45)。在这些患者中,有84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终点是可评估的(尼拉帕利加尼伐单抗=44;尼拉帕利+伊普利单抗=40)。 中位随访时间为23.0个月(IQR 15.0–31.5)。尼拉帕利加nivolumab组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20.6%(95%可信区间为8.3–32.9;p=0.0002,而无效假设为44%);尼拉帕利加ipilimumab组中,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59.6%(44.3-74.9;p=0.045)。 尼拉帕利加nivolumab组,46名患者中有10名(22%)患者、尼拉帕利加ipilimumab组,45名患者中有23名(50%)患者,出现3级或更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尼拉帕利加nivolumab组中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的不良事件是高血压(在4例[8%]患者中)、贫血(2例[4%])和血小板减少症(2例[4%]),而在尼拉帕利加ipilimumab组:疲劳(6例[14%),贫血(5例[11%),高血压(4例[9])。没有治疗相关死亡。 有效性数据 创新点 相比既往研究,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扩大了应用人群,没有DDR突变的患者也能获益,且尼拉帕利联合伊匹木单抗疗效优于尼拉帕利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可以接受,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接下来,我们整理下合成致死理论的优秀产品PARPi及其机制。 ——合成致死理论——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理论由来已久,通俗来讲,指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失活将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在果蝇的研究中发现,具有pd和 Pdr双基因突变的果蝇不能存活,而这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单独突变都不会导致果蝇死亡。1946年,西奥多·多布赞斯基正式提出“合成致死“概念,用来描述这种不同基因之间的互补性致死作用。 科学家们很容易将果蝇中发现的这种现像与肿瘤治疗理论相结合,如果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特定基因A失活,那么用药物抑制它的合成致死搭档基因B

文档评论(0)

研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