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句子;文言文断句一
;学习目标:;考点聚焦;考点分析;考题回顾;合作探究一;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语感+答题策略。;[应用体验]1.(2019·全国卷Ⅰ)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贾 生 名 谊 洛 阳 人 也 年 十 八 以 能 诵 诗 属 书 闻 于 郡 中 吴 廷 尉 为 河 南 守 闻 其 秀 才 召 置 门 下 甚 幸 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解析:句中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有“贾生”“谊”“年”“诗”“书”“郡中”“吴廷尉”“河南守”“秀才”“门下”,这些词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
参考答案:
贾生名谊 / 洛阳人也/年十八 /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 吴廷尉为河南守 / 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 / 甚幸爱 /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太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器重(他)。;2.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3.关注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教材示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参考答案:
沛公曰 ∕ 孰与君少长 ∕ 良曰 ∕ 长于臣 ∕ 沛公曰 ∕ 君为我呼入 ∕ 吾得兄事之??;4.关注文言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关注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教材示例]请用“/”给以下文言语句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参考答案: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6.关注对称、修辞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1)以“排偶”确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教材示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
参考答案:
秦以攻取之外 / 小则获邑 / 大则得城 / 较秦之所得 / 与战胜而得者 / 其实百倍 / 诸侯之所亡 / 与战败而亡者 / 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GA_T 1147-201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docx VIP
- 夏洛的网 英文版 Charlotte's Web.doc VIP
- 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甘孜藏族自治州某中学为例.docx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常识判断真题往年题考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VIP
- 《3-12 岁儿童书写运动肌能调和技术规范》.pdf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4章 研学旅行操作流程.pptx VIP
- 工厂扩建备用气源项目CNG点供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doc VIP
- 手术室锐器伤预防专家共识.pptx VIP
- 其他钛合金-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