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简案:中下数学活动:勇闯规律之城.doc

幼儿园:简案:中下数学活动:勇闯规律之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数学活动:勇闯规律之城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马海利 教材分析: 排序是指能够将2个以上的物品或对象按照某种规律排列成序。对于中班第二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从中班第一学期的集体教学活动和数学区域活动中认识了ABABAB/ABBABBABB/ABCABCABC等规律模式。但在区域操作中发现,幼儿能快速识别、扩展直线的规律,即从左到右的规律排序,而游戏材料中(如“迷宫图”)的转弯处就容易出现错误,孩子因为方向的改变而摆放错误。本次活动借由“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数学绘本展开教学,在富有情境的故事引领下,带领幼儿通过识别、归纳、修补、创造等方式理解、内化规律模式,并通过定点指示学习不同方位的规律模式,通过操作了解规律的多样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识别、修补、创造等方式,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不受方位的影响用不同的的方式表现规律。 3.积极参与活动,培养观察、比较、预测的推理能力和转换能力。 活动重点: 1.能不受方位影响识别、扩展、修补各种规律。 2.在操作中能将一种规律模式用另一种规律模式表现出来,如“AaaAaaAaa”的大小规律转换成“ABBABBABB”的颜色规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的“ABABAB/ABBABBABB/ABCABCABC”规律模式的知识经验。 物质准备: 1.《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数学课件; 2.操作材料: 1)集体操作:鳄鱼池上的路线修补 2)分组操作:a.珠片、帽子底图;b.夹子、盘子、规律骰子;c.鳄鱼池修补;d.迷宫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题,引出已有规律知识经验。 1.公主途径一座小山坡,发现这些树种的很特别,哪里特别?(AABAABAABA) 2.寻找城门钥匙,初步识别规律(AABAABAAB) 师:会在哪棵树上呢?从哪里开始看?原来是从下往上看(出示箭头指示) 二、识别、归纳、修补各种规律,理解不同形式的规律排列。 1.识别ABCABCABC的规律 师:哪条叉路也是按“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的规律排列的? 2.寻找相同的规律模式ABCABCABC 师:这些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原来是黄色、蓝色、红色三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那这个环境中,还有哪些也是“3”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3.修补规律AABAABAAB 师:这三只猴子原来的位置在哪呢?猴子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4.集体操作:修补规律(ABB/BBA/ABC) 师:你们每人一张鳄鱼池,请你将这两块木头片摆一摆,看看可以修补哪座桥。 5.找出规律排列中的错误 师:快一起帮公主找一找城墙上哪两块摆错了? 6.闯关成功,到达魔女之城 三、操作练习,加深对规律的学习 (故事延伸:想去南国,那么也得先过规律之城,跟着他们一起进入规律之城吧!) 1.操作材料: 1)扩展、转换规律:饰盘子 2)创造规律:装饰帽子 3)修补规律:鳄鱼池上的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示 3.集体检验 四、延伸活动 班级数学区中还有很多规律材料,平时我们在区域中继续玩规律游戏吧!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