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近项羽
——传统名篇《鸿门宴》教学案例
(入选语文出版社《特级教师教学案例精编》)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昌元
(一)教学思路
???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
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
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
(二)教学设计
???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
教学要点:
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
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
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
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
2.? 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抓矛盾线索
2.理情节结构
宴前(战还是不战)?
①项羽下令击刘
②刘邦拉拢项伯
③项羽轻信“说项”
宴中(杀还是不杀)
①刘邦诡表心迹
②范增举示玉玦
③项庄舞剑
④樊哙闯帐
⑤项羽赐座
宴后(收还是不收)
①刘邦趁机离席
②项王接受赠璧
③范增砸碎玉斗
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
教学难点:
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
第三教时
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
教学要点:
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
教学难点:
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
(三)教学实例(部分教学片断实录)
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
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
图一:
(图略)
图二:
(图略)
图三:
(图略)
图四:
(图略)
???????????????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图一: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图二: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图三: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图四: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000凝练语文核心素养 提升学科育人价值(倪文锦).docx
- 高中语文:000新时代中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于黔勋).docx
- 高中语文:1-2-3《峨日朵雪峰之侧》导学案.doc
- 高中语文:1-“一”的集珠(白胜煌)Mirsft Wr 文档.doc
- 高中语文:10《热爱生命》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1).docx
- 高中语文:10李镇西《春之怀古》课堂的评析 (1).docx
- 高中语文:11 送东阳马生序.doc
- 高中语文:11小小鸟窝,大大世界——肖培东“白河之行”高中作文教学实录 (1).docx
- 高中语文:12-高考满分议论文的“杀器”——比喻论证.docx
- 高中语文:12黄河故道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docx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