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O/G/O 关于肺内血管内皮细胞瘤 第一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病理 主要探讨脏器血管内皮细胞瘤(EHE)的临床病理特点。 典型病理: 脏器多发性边界不清的小结节,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胞浆丰富嗜酸性,分布于粘液间质中;间质粘液样变性或透明变性,胞浆内有大空泡,空泡内偶见红细胞及其碎片。 免疫组化:F8、CD31、CD34为阳性表达。 良恶性:肺内低度恶性(交界性)血管源性肿瘤。 诊断:主要为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組化染色。 第二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EHE介绍 罕见(全世界约50例) 不明,年龄不限(7~76y),女性多见(肝),40%患者年龄小于30岁。推测可能与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失调、氯乙烯污染和肝移植等因家有关。 可无症状或轻微咳嗽、咳痰、少量咯血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脏器发病 病因 临表 治疗 第三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影像特点: 1、两肺弥漫结节(可单发),两下肺为主,病灶多沿血管及支气管分布,多小于1cm;周边可见晕征、GGO-混合型(ground-glass opacity)即“煎蛋样”表现,部分呈“印戒征”,部分伴有空洞形成;常无纵膈或隆突下淋巴结肿大。CT平扫为低密度影,病灶中心更低密度,约20%病灶可有钙化、增强后动脉期主要表现为周边强化为主,延迟后肿瘤实质内造影剂进入,而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可伴有钙化、出血、坏死、炎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 2、肝脏弥漫低密度结节,病灶中心结节状强化(多于肺内发病);增强后动脉期主要表现为周边强化为主,延迟后肿瘤实质内造影剂进入,而低密度区无强化。 第四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起源 由Weiss等于1982年首次命名,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多发生在软组织以及肺、骨、脑和小肠等脏器,原发于肝脏者甚为少见。 发病与病因学: EHE以往又曾称为组织细胞样血管内皮细胞戒和硬化性内皮样肉瘤。Ishak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肝原发性EHE。Makhlouf等于1999年报道了美军病理研究所(AFIP)31年期间收集的137例肝EHE,其中经肝活检及肝穿刺组织诊断者占68%,手术切除者4例,肝移植6例。 第五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分析 两肺弥漫结节,结节较大,需要鉴别的有转移、淋巴瘤、真菌病、韦格式肉芽肿,而结节周边伴晕征的只有真菌病可符合,但考虑到肝脏弥漫低密度结节伴中心点状强化,真菌病肝脏这种表现好像没见过。肝脏这种表现到符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该病可累及肺,而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典型表现就是多发结节伴周边GGO。由于对本病的认知程度低,且大多数患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异常,影像学检查多会误诊为肝脏转移性肿瘤。 第六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例 第七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八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第九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平扫 第十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 L/O/G/O * * GGO(-密度轻度增加的磨玻璃样或云雾状密度阴影;):单纯型;混合型;实质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