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第3章钩端螺旋体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动物多呈隐性感染,急性以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和皮肤黏膜坏死为特征。 一、病原 钩端螺旋体,螺旋状。G-,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能运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紫红色,能产生溶血素。 对热、酸碱敏感,60℃10s可杀死。0.1%石炭酸、0.25%甲醛5-10min可杀死。 对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敏感。 * 二、流行特点 易感动物:所有温血动物,幼龄易发,啮齿动物是贮存宿主。 传染源:带菌者。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钩体进入机体后,定位于肾脏,间歇从尿排出。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0月高峰。 三、症状 猪 散发性,发热、厌食、黄疸和脑膜炎,几天或数小时死亡,死亡率高。皮肤发红,擦痒或黄染。尿黄色或茶色。 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弱胎。 * * 四、病理变化 皮肤、皮下、浆膜、黏膜明显黄染、出血,皮肤干裂和坏死,口腔黏膜溃疡,肝肿大呈棕黄色,胆囊、肾脏肿大、淤血,慢性者黑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出血,肠系膜、膀胱黏膜出血。 五、诊断 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微生物诊断:前期采发热期血液,中后期采尿液,死后取肝、脑、肾等,制备组织切片,姬姆萨染色看钩体。 血清学诊断:ELISA * 1.暗视野检到运动的螺旋体。 2.BSK培养基:生长。 3.血清学试验:ELISA法或间接荧光抗体法阳性。 4.PCR检测:检到标本中特异性螺旋体的DNA片段。 六、防制 消灭传染源,发病区动物皮下接种钩端螺旋体多价苗。 治疗:链霉素、土霉素等四环素有效。饲料中添加土霉素7d。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