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白血病.docVIP

特殊类型白血病.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类型白血病 一、浆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   要点1: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临床上分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和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独立细胞类型的白血病,其特征为异常白细胞广泛浸润,可遍及全身各组织,并常伴有出血、和淀粉样变,引起脏器肿大或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有贫血、高热、皮肤及黏膜出血,多脏器浸润,肝、脾肿大,若病变侵犯胸膜,可有胸水,胸水内可见大量浆细胞,若侵犯心脏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主要来自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其白血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基本相似。   要点2:   血象   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计数多减少。   要点3:   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网状细胞样浆细胞。浆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极不一致,形态一般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幼稚,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稀疏,核质发育不平衡。   要点4:   免疫学检验   除具有浆细胞相关抗原外,还可有早期B细胞和相关抗原,如CD10、CD20及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要点5:   其他   血沉明显增高。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以IgG、IgA型多见。多数患者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血清β2-微球蛋白及LDH水平明显升高。骨骼X线片有半数患者可见骨质脱钙及溶骨现象。   根据国内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具体如下:   ①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   ②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   ③骨髓象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与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二、多毛细胞白血病   要点6:   血象   绝大多数患者呈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一般为轻度到中度,血小板多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大部分病例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且有特征性的多毛细胞出现。多毛细胞具有以下特点:胞体大小不一,呈圆或多角形,直径为10~20μm(似大淋巴细胞),毛发突出的特点是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或伪足状,有许多不规则纤绒毛突起,但有时不显著,而在活体染色时更为明显。   要点7: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也有增生明显活跃者。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受抑制,但以粒细胞系抑制更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增多,可见到较多的典型多毛细胞。约有48%~60%的病例骨髓穿刺呈“干抽”,这与其他浸润骨的恶性细胞不同。也是诊断特点之一。   要点8:   细胞化学染色   POX、NAP和SB染色呈阴性反应,非特异性酯酶呈阴性或弱阳性但不被NaF抑制,半数病例PAS染色阳性。具有特征性的染色是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41%~100%。   要点9:   免疫学检验   多数病例表现为一致和独特的B细胞的表型,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大部分阳性;与B细胞特异的单抗反应,较特异单抗有CD22+、D11+、Ahc2+及新单抗βLy7+。   要点10:   染色体检验   常见14q+、6q-、del(14)(q22;q23)等异常。   三、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要点11:   依白血病细胞来源及表达不同分三种类型:   1.双表型(biphenotype)   在混合细胞白血病中,确定有大于或等于10%的恶变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特性,又有髄细胞系特性。   2.双系型(bilineage)   也可命名为双克隆型(biclonal),同时有两种或多种分别表达髓系或不同淋巴系标记的白血病细胞。   3.系列转换型   指白血病细胞由一个系列向另一系列转化,且多在6个月以上病程时发生。   要点12:   检验包括细胞形态学(Auer小体)、细胞化学(包括免疫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单克隆抗体、E玫瑰花结、SmIg、CIg、遗传及分子生物学。依据以上多方面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才能诊断本病。大多数患者有t(4;11)染色体易位,Ph染色体多见,具有Ph染色体的成人混合细胞白血病预后差。   要点1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积分系统 积分 B淋巴细胞系 T淋巴细胞系 髓细胞系 2 CyCD22 CyCD3 MPO 1 CD10,CD19 CD2,CD5 CyCD13,CD33 0.5 TdT TdT,CD7 CD11,CD14,CD15   注:积分必须>2.5分才能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特征是   A.t(8;21)   B.t(15;17)

文档评论(0)

Maltose^_My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