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PPT课文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三顾茅庐》 VISIT THE HOUSE THREE TIMES 情景导入 同学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课文情境,重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自我研学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名言::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研学 1.文学常识 (2)背景链接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名言::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孔子 自我研学 2.生字难词 (1)字音 纶巾( ) 殆( ) 拜谒( )( ) dài bài yè guān (2)词义 拜谒: 如雷贯耳: 顿开茅塞: 拜见;瞻仰(陵墓、碑碣)。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贯,贯穿,进入。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名言::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名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 精读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 名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人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 精读感知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1)上路之前: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对比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 (2)见面前:从“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又立了一个时辰”等重点细节描写可感悟到刘备对人才的敬重和求才的虔诚。 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精读感知 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谈论天下大事,让刘备顿开茅塞。“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等对话描写与文中议论均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深层探究 1.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谁?为什么? 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2.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什么计策?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名言::父慈于棰,家有败子。——宋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梨花又开放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