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愿德育柔软、美好,更有质量
2014 年伊始,作为广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一员,我很高兴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工作室主持人集中研修培训课程。四天的课程安排很丰富,培训专家中既有全国资深 的教育专家,也有一线的教育实干家,每一个讲座都引发我的思考,带给我不同的收获,感恩!
本次培训的八段学习中,共安排了三段与“德”有关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
的《德育形态分析与德育实效的提高》、华南师范大学陈晓平教授的《道德哲学与人生境界》、 华南师范大学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学校师德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三位专家分别从“德育、道德和师德”方面和我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说到德育,我们很容易把它和“爱祖国、爱人民” 的说教,和政治等同起来。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讲座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德育。檀传宝教授说,过度政治化会毁灭德育,而轻视政治又是不负责任的。政治是去不掉的,
政治人物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负责任的学校应当引导教师进行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不 等于政治课。檀教授的主要观点是教师德育应走向专业化,并提出提高德育实效的三个途径:
(1)提高“直接德育”的质量和可欣赏性,(2)“间接德育”要“自然去雕饰”,(3) 唤醒“沉睡的雄狮”——关注德育的隐性课程。
应该说,“直接德育”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进行的。曾经有一位年轻的音乐 教师向我抱怨“学生很难教”,上课爱捣乱不听讲,联系家长也不配合,同事们还数落她太过认真。我想,问题可能就出在没做好“直接德育的质量和可欣赏性”上。这位教师直接德育(“惩罚”)的方式——把没唱会的歌唱会、打扫音乐室,其实挺有学科特点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不具美感的指责话语,不耐烦的口气,烦躁的眼神会传递给学生“老师不喜欢 我”的信号,这种被动的接受自然谈不上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在心理、 行动上把“惩罚”这个字眼拿掉,不把学生放在对立面,在学生学唱歌时不做消极评论,而是以教师优美的范唱、耐心的引导去带领学生,及时鼓励他的进步;在学生打扫时给他建议 怎样扫得又快又好,聊聊青少年感兴趣的流行话题等;这样,动听的歌声、轻柔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会让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而愿意亲近是“直接德育”最关键的一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当学生认同你、接纳你时,教诲才会走进他的心里。所以,怎样讲求质量,怎样让德育具美感、具可欣赏性真是一门艺术呢。
“间接德育”也是我们有意无意间会经常进行的。如,音乐课上学唱歌和欣赏音乐并
没有“直接德育”。但是,音乐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各种感情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母语音乐文化,能让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会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感知美好音乐的同时,学生的知觉会变得更为敏锐,情感会更加丰富和细腻,会建立起对本民族、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所以,踏踏实实上好课,重视本学科课程独特的德育“弥漫性”,做到“润物细无声”,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德育的隐性课程”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身为师者,我们的性格、思维、教学方式、做事方式会影响着学生,班级文化、学科文化、校园文化也会影响着学生。也许现在我们对 “德育的隐性课程”认识还很肤浅,但我想,只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师范”,我们会建设好这门课程的。
另一方面,我比较担心那些“数落和教导”年轻教师不要过于认真的“同事们”,环境和氛围对一个年轻教师成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像檀传宝教授所说的,教师德育应走向 专业化。在迈向专业化的路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每个教师,人人有责。愿我们的德育柔软、美好,更有质量一些。(2014 年 1 月 15 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