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文学欣赏-第9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欣赏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作者:金元浦 第9章文学欣赏一花一世界 一戏一乾坤:现当代戏剧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田汉:爱与死之间的浪漫情怀夏衍:从历史到上海屋檐下《茶馆》:生活真实的胜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田汉:爱与死之间的浪漫情怀夏衍:从历史到上海屋檐下《茶馆》:生活真实的胜 文学欣赏第一节曹禺(1910—1996)中国话剧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出现使中国话剧艺术走向了近乎完美的成熟。曹禺的话剧则从日常生活中开掘丰富的线索。在规范的制作中,多方面地展开戏剧冲突,并以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的存在的思考获得了丰富的意蕴与深度,从而使他的话剧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话剧不可跨越的高峰。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 文学欣赏第一节曹禺话剧艺术的成功应得益于他丰富复杂的人生体验和戏剧艺术修养。1933年,曹禺写出了第一部话剧《雷雨》。在三年沉寂后,《雷雨》终于在舞台上引起轰动,并成为经久不衰的精品。除《雷雨》外,曹禺还创作了《日出》、《北京人》、《原野》、《家》、《晴朗的天》等十几部话剧。而最能代表其风格和水平的依然是早期的作品。以往许多人将曹禺早期的话剧仅仅归结为社会剧,只关注剧作展示的社会生活场景,但事实上,曹禺话剧的动人之处也在于其隐藏于社会场景背后的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就是曹禺在审视人生现象时对人的境遇与命运的思考。曹禺的话剧是社会剧,同时也是命运剧。曹禺正是在对人生与命运的双重思考中,由形而下走向形而上,使剧作在对人的精神拷问中将社会与人生的悲剧引向命运与人生的玄妙关系,诗化了戏剧情节。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 文学欣赏第一节在他看来,《雷雨》的世界是一口“残酷的井”、“黑暗的坑”,是一种拼命的突围和无法抗拒的失败,是一种保存自己的努力和难以逃脱的毁灭。曹禺正是在这里找到了他对话剧的切入点。这或许也是曹禺“命运剧”的特征。一方面从主观上将现实人生的悲剧引申至命运,从而强化了悲剧的力量,另一方面则从客观上以批判的姿态审视现实,这样“命运”的力量不单是代表一种恒久不变的自然法则,同时也代表着特定现实中左右人们的现实力量,由此也加深了对现存生活方式的否定力度。这种情景在《日出》中更为明显。没有出场的金八又像影子一样无所不在地跟随着人们,导演出一幕幕人生丑剧和悲剧。他是具体的,因为他是金钱的化身。他也是抽象的,因为对他而言生活在金钱时代,是一种宿命。金钱的宿命显然更深刻地表现了金钱罪恶的深广程度。它是笼罩于人间的一片黑暗。这种黑暗甚至让人们忽略了作者有关向往光明的情节设计而沉浸在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思考中。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节曹禺:在命运剧与社会剧之间———曹禺的早期话剧田汉:爱与死之间的浪漫情怀夏衍:从历史到上海屋檐下《茶馆》:生活真实的胜 文学欣赏田汉(1898—1968) 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我国杰出的革命戏剧家、现代话剧运动的先驱者、戏曲改革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歌词作家和诗人。他的剧作,不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揭示、人物的刻画还是艺术的表现,都显示出离奇曲折、情感激越和浓郁抒情的浪漫主义独特风格,但在不同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格调和韵味。第二节田汉:爱与死之间的浪漫情怀 文学欣赏第二节独幕剧《咖啡店之一夜》写于1920年,在早期话剧运动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它体现了以漂泊流浪为基本旨归的“波希米亚”式风格特点,也体现了田汉最初的创作意图: “以咖啡店情调为背景,写由颓废向奋斗之曙光。”在创作手法上,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直接投射到白秋英等人物形象上,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抨击了市侩主义,感情充沛,笔力旺健,浪漫主义的抒情特色在这个作品中已表现出来。创作于1927年的《名优之死》是田汉由唯美倾向转向现实主义的标志。从1930年起,田汉的思想和创作进入新发展时期,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作品的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田汉“转向”后的创作追求是以寻找政治与艺术结合的道路为主的,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摈弃以前创作上的那种以抒发小知识分子感伤与苦闷为主的浪漫情调,代之以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丽人行》创作于1947年,它的成功之处,一是剧本所具有的深远的现实意义,二是该剧新颖的艺术形式。田汉:爱与死之间的浪漫情怀 文学欣赏第二节学术界有一个共识,“田汉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戏剧史”。综上可以看出, “五四”以来,在我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每一个主要阶段,包括20世纪20年代的“多元”自由时期、30年代的左翼激进时期、40年代的弘扬民族精神时期等,都有着田汉作为“先驱者”和“探求者”领导一批人团结奋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