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和陶渊明诗引》阅读答案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
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
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
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
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
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
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
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
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
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
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
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
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为我志之志:记录
B.与物多忤物:事物
C.终不能悛悛:悔改
D.其出处进退处:隐居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1
A.葺茅竹而居之择善而从之
B.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则或咎其欲出者
C.盖未足以论士也宁许以负秦曲
D.先君命辙师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
惟喜写诗,尤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
示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C.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表现,引文占全文的
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愿作评论的态
度。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
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 分)
(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3 分)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4 分)
参考答案:
5.B (物:别人)
6.B (A:顺承B:他的、那个 C:目的连词 ,来D:代词 他)
7.C ( “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愿作评论的态度”的说法没有依据。)
8.(1)然而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 (或简陋)其实丰腴。(绮、
癯、腴)
(2)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行为的原因啊。
(所以、晚节、师范)
(3)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 (才思)充沛的
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斥居、日、沛然、方)
追和陶渊明诗引
2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
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
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