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幼儿园教师朴素“质”研究的几点思考与实践探析
时间: 2012-1-16 作者: 刘海珠 单位:长宁建青实验学校?
通过对当一位老师的教龄慢慢跨越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她的教学技能是日渐成熟的。虽然朝夕与孩子们相处,也没有被冠名过“研究学生”,但是,身为老师的她们却无时不在利用自己的智慧推进教学技能的进步,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幼儿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
本文尝试把这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然萌发、经验积累或教研相助等途径获得的一些有效促进教学及学生成长的智慧策略探寻过程,称作为一种“研究学生”的朴素方式。
同时,由于这种朴素的研究方式,偏向于教育研究方法上常用的“质的研究”,因此本文希望在教育科学概念严谨的“质的研究”、幼儿园科研支持及老师在教学中时刻进行的朴素“质”研究之间,能够探讨一下教师易接受、科研支持可行、学生发展促进明显的“研究学生”平衡点。
一、从许老师的个案记录看幼儿教师的朴素“质”研究现状
建青实验学校去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教育在哪里》,书的第107页至141页,记录了幼儿部许老师对一个有着咬手指、翘椅子等习惯的5岁女孩小T的一年个案跟踪观察记录。以下截取4个片断。
(一)观察:9月5日
早上在点名时,只见小T一边听老师了解同伴的缺席情况,一边翘着椅子咬着手指。
分析:这是孩子的老习惯了,只要是坐在那儿,双手闲着,她就会这样的习惯动作。
措施: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把她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并把她的椅子放好,告诉她坐好,两手放在膝盖上。
(二)观察:9月22日
升旗仪式上,小T站在那儿摇摇晃晃,不时地咬咬手指,玩身上的配饰。
分析:只是双手闲着,她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这仿佛是她消磨无聊时光的方法。
措施:站在她身边提醒她,让她知道老师在关注她。
(三)观察:9月26日
喝完牛奶后,大家都坐在教室里。当老师照顾完外面的孩子走进教室时,就见小T又坐在座位上咬手指了。见到老师进来,她马上把手放下,并低下了头。
分析:从见到老师进来后她的表现,说明孩子知道咬手指甲是不好的,但她自己控制不住。而老师看到了,她马上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好,并以立即改正和低头来向老师表示她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
措施:把小T叫到身边,帮她分析为什么她会咬手指甲,结论是可能是因为如果手空着就习惯性地放进嘴巴里。老师和她商量:我们之间用一个暗号,只要你想咬就双手交叉握住,如果你忘记了,老师用这个手势来提醒你不要咬手指。小T同意了。
效果:当天在后面的环节里,每当小T有咬手指的倾向时,老师就用两手交叉的手势提醒她。她一见到这个手势就做同样的动作。这个约定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四)观察:10月27日
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小T站在队伍里一直在动来动去,两只手也不停地动,并且边动边往领口方向移动,并不时地用眼角瞄我,看我是否在注意她。
分析:即使升旗仪式时间不长,对于小T这样的孩子来说,也恰恰是较难控制自己吃手的不良行为的时候。因为这时的手是空着的。
措施:轻轻地走到她背后,站定,并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存在。
效果:当她一感受到我的存在后,就站定不动了,并将手垂下,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
从简短而精炼的案例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老师对孩子并无言语训斥责骂,并且也能想象到孩子不良行为得以顺利纠正的过程。或许我们所倡导的“研究学生”的最终效果也是希望如此吧。
可是,这样有效的研究过程却是非常朴素的,在建青幼儿部已经进行了十年,而每一位教师至今仍在每周都在写个案记录,并且已积累了200多位幼儿的个案研究原始资料。或许应当会更让其他学段的教师同行惊叹的是,在很多幼儿园,这样的个案记录都是教师的每周必须完成的常规工作。但是,所有的这些个案记录,从来没有被纳入到“研究”的范畴,它们更通常的归类只属于教师的教学观察与自我反思。
从达成的最终教育效果意义上讲,本文将老师的这一行为称为“朴素”的“研究”,应当是不为过的。
二、幼儿教师朴素研究中已拥有的“质”研究要素
所谓质的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1)”。
通过对许老师的个案跟踪记录案例,及其对质的研究的概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幼儿教师的朴素学生研究中,已涵盖了不少“质的研究”要素。
(一)质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
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直接接触的,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而一位幼儿园老师是每日都与孩子们密切接触的,另外还有家园沟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