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民版家庭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家风传承家文化课件.pptVIP

川民版家庭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家风传承家文化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家庭·社会·法治(川民版) 八年级下册 公开课 优质课 适用 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 如需与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 第一章 传扬家文化 第四节 家风传承家文化 想一想:林则徐的这副对联蕴含着什么样的家风? 新知导入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官至一品。 但从为官之日起,他就牢记父亲“不妄取一文”的家教,奉行终身。他通过一副对联告诫后代: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淡泊名利,不贪图钱财等 一. 家庭需要好家风 新知讲解 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原本布衣,世代为农,是移民到山东的新家族。刘必显是家中的第一个进士,官拜户部广西司员外郎,晚年辞官归故里,致力于子孙的教育,立下了“积德行善、勤俭持家、当官清廉、丧事从简”的家训,从此忠厚勤俭的家风代代相传。 自清朝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算起,至道光末年为止的近200年里,刘家连续7代,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共计5世11人,举人共计6世35人,七品以上的官员73位,出任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1)议一议:结合材料,说一说家风对家庭有什么影响。 (一)刘氏家族的忠厚勤俭家风 好的家风有利于整个家庭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家庭中成员的品性等的形成 归纳总结 家风,一般指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家族成员的力量。家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作用,指挥调度着家庭的运转。 “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好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 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建设,在一个家庭里,家风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规范和行动指南。 二. 好家风塑造家 新知讲解 (一)自立家风强根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为布衣时是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名将,在朝廷为良相。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本朝人物第一”,朱熹更是尊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少年求学,因家境贫寒,常常食不果腹。他常常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一位家境优渥,和他相交甚笃的同窗,见其生活困顿,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予范仲淹。范仲淹虽然十分感激, .但他却再三谢绝道:“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粥就再也吃不下了,那怎么能行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范家历代子孙,都能够遵循范仲淹留下的祖训:自立自强、仁厚知善、常修布施。八百年家风不堕,成就了范氏家族近千年仍然兴盛不衰的传奇。 (1)范氏家族故事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什么启示? 好的家风才能成就兴盛不衰的家族 归纳总结 范仲淹两岁丧父,艰辛的生活不仅培养了他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人格,更让他明白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自立自强,由此范式家族形成了自立的家风,开创了兴盛的家业。 自立是强家的根基,在当今社会,家立则国立,自立的家风更值得提倡。 新知讲解 (二)读书家风引活水 武心芳老人小时候就渴望上学,但生不逢时,只上了一年学。待到自己有了家庭后,虽然生活捉襟见肘,但夫妻俩依然省吃俭用供5个孩子上学。如今,79岁的武心芳又背起书包走进了老年大学。刚开始她也有点犹豫,怕街坊邻居.笑话,但她为了圆自己上学的梦,更是为了践行重文重教的家风传统,她最终决心重返课堂。正是有了坚持学习的家风,这个家庭培养出15位教师,成为邻里闻名的“书香门第”。 (1)你如何看待武心芳老人79岁高龄重返校园的行为? 老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同时这样的一种精神也会感染整个家庭的成员,形成一种好读书的家庭氛围。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归纳总结 有人说:“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我们要从小处着手、从身边着手,树立崇尚读书的家风。 一个家庭中重视培养读书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正如欧阳修所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一个家族兴盛的源泉。 新知讲解 (三)清俭家风立不败 (1)想一想:东山县“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清明节习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谷文昌对东山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人们记住;同时谷文昌所提倡的清俭家风值得代代相传。 归纳总结 清俭持家万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