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 术、机电一体化 学 时:104 学 分:6 课程负责人:魏香林 参编人员:徐斌锋、李文辉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机械制造基础》是以制造一定质量的产品为目标,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 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进行机械产品制造的综合性技术,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 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是学生掌握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切 削加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环节,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教学课时为64学时,4学分。 (二)课程作用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 力的关键环节。本课程从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全面概括了解入手,以成形理论和切削理 论为基础,介绍各种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实现为主线,介绍各种 加工方法的合理综合应用,阐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为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 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前导、后续课程 由于是大一,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的前提下同时学习本门课程, 同时也也为后面学习数控操作与编程、数控实训、数控铣、ug编程等课程奠定了扎实 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机械制造基础》主要以培养学生机械零件质量检测能力、机械零件材料选择能 1 力、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和零件毛坯成形技术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 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 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 造、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案例教学为途径,倾力打造本课程。主要思 路有:加强实践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机械实训室,进行教师现场辅导,师生互动 交流;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上机训练、为就业拓宽一条渠道。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够描述机械零件的制造要求、常用金属材料 性能和热处理方式、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掌握机械零件质量的检测、机械零件材料 的选择、各种热处理操作及零件毛坯的制作;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 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与机械制造类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 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养成操作安全的意识。 (一)能力目标 1 会根据机械零件图纸的要求判别零件是否合格; 2 能测定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冲击韧度; 3 能根据典型零件的工作条件选择金属材料; 4 能进行钢的常规热处理; 5 能根据图纸按技术要求进行加工零件。 (二)知识目标 1 根据机械零件图纸,描述出加工零件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要求; 2 能描述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常用热处理工艺; 3 能描述机械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 (三)素质目标 1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2 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3 养成课后“三学、三思”的好习惯; 4 具有善于机械制造类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5 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 2 四、课程内容 学时 教学项目 项目任务 知识要求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