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促织》+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4.1《促织》+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1《促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3.通过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用意。 4.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夯实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的规律,让学生查找和落实本文的文言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具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并能复述出来通过编写故事提纲,掌握情节起伏跌宕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凊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学习握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文化传承与理解: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曲折跌宕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难点: “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的理解和评价。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十分荒唐的故事,其荒唐性,以我们今天的思维来看,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是,这在中国的过去,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真的,人类历史居然有漫长的一段时期,就是在这样的荒诞中走过来的。 其实,我们对于类似的文本也曾有过接触,但是,在解读这些文本时,由于我们没有读出心灵深处的感动和震撼,没有自己心灵的参与,所以往往是读过就读过了,它没有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理念的东西没有转化为鲜明的图画,没有化成有血有肉的形象。这样即使我们读过了,但与没有读过,区别并不大。我们不能把关于历史的诸多的东西串起来,我们不能从文化上整体地把握历史。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随蒲松龄的故事,用心灵走进那时的社会…… 二、知人论世 1、知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他一生穷困潦倒,长期以教书自给。坎坷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又使他对广大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知作品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该书自序:“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3、析背景 蒲松龄的《促织》,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约略来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三个方面: (1) 史料启示。正如小说开头所说的:“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技节·斗物》中的记载,可为佐证: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仅苏州一地,就要征收上千个促织,加上与之相关的奢靡之(如烧制豪华考究的装蟋蟀的盆、罐),其劳民伤财,可以想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越之地一些浮浪子弟斗蟋蟀,一次所下赌注动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更有甚者、苏州一些军户竟可以用捉到的蟋蟀抵军功。 (2) 故事借鉴。明吕毖《明朝小史》记载了一个“骏马换虫”的故事:“帝(明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死。”显然,《促织》的部分情节取自这一故事。 (3) 现实触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