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PAGE
20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5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课标
明·要点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2.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成就
1.注意“一个特征”: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把握“两个发展历程”:由统一到分裂;由稳定到动荡
3.理解“三个重要领域”:经济繁荣、民族交融、制度创新
一、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兴亡
维度
表现
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隋朝的建设
(1)广建仓库
(2)兴建洛阳
(3)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名师·微点拨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1)隋朝作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
(2)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
(3)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维度
表现
繁荣
(1)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
(2)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开明政治局面
(3)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4)唐玄宗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民族
交融
突厥
(西北)
(1)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
(2)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3)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吐蕃
(西部)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
回纥
(北部)
(1)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2)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3.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易混·曝光台
正确认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1)藩镇是唐中期实行的一种保护国家边境安全的军事屯兵制度,其长官为节度使、经略使。
(2)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统治政策的失误密切相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藩镇割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①创立:曹魏创立。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②标准:由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③实质: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维度
阐释
发展
历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影响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史识·巧图解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2.三省六部制
维度
阐释
创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形成。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职能
(1)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2)具体程序:①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②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它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影响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3.赋税制度
项目
阐释
租调
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租庸
调制
(1)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两税
法
(1)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2)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教材·再开发
结合教材“史料阅读”——“《资治通鉴》卷226”,思考:史料反映了两税法的哪些信息?
提示:唐朝赋税制度从初期的租庸调制向安史之乱后两税法转变的原因;两税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概念·拓视野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之间的联系
(1)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
①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受田给农民,即推行均田制。②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和代役税(庸)。
(2)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中唐之后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二单元 课时6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九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九单元 课时21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九单元 课时22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课时7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课时8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宋元时期——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第1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校本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