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PAGE
22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7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
知·课标
明·要点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注意“两个特征”:宋元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把握“三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
3.理解“四个重要制度”:二府三司制、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行省制
主干知识·精要排查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维度
阐释
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目的
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措施
加强对
地方的
控制
(1)政治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分散各
级机构
的权力
中央
(1)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2)枢密院与 “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地方
(1)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2)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崇文
抑武
崇文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影响
积极性
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消极性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教材·再开发
结合教材“史料阅读”——苏洵《嘉祐集》、范祖禹《范太史集》,思考:宋初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统治?
提示:建立各级机构逐层统辖,集权于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文官政治。
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①宋辽关系
a.战争:北宋发起夺回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失败。
b.协议:北宋给辽“岁币”,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②宋夏关系
a.战争: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b.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岁币”“岁赐”带来沉重负担,军队数量庞大,官僚队伍膨胀,财政状况恶化。
3.王安石变法
维度
阐释
背景
(1)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庆历新政失败
原则
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目的
富国强兵
内容
(1)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影响
(1)积极性: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2)消极性:
①强兵的效果不明显;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名师·微点拨
王安石变法的本质
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4.南宋的偏安
二、辽夏金元的统治
1.辽、西夏、金的统治
政权
辽
西夏
金
建立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国号大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制度
南、北面官
基本模仿北宋制度,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即猛安谋克
民族
关系
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2.元朝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1)元朝的统一与治理
维度
阐释
统一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社会
治理
交通
①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②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行省
制
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边疆
①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③经略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易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课时8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宋元时期——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第1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校本练习.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三单元 第2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校本练习.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单元 课时23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二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二单元 课时28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二单元 课时29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二单元 课时30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十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元文明的竞争与发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