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五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docx

2023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五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六校联考)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认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 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则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进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反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进展答案 A 解析 材料“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进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根本生疏,应选A 项;B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解;C 项以偏概全,排解;材料说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 D 项排解。 2.(2023·黑龙江试验中学期末)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种谈论( ) A.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B.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C.全盘否认中国传统文化D.说明李贽具有批判精神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不是‘万世之至论’”和“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说明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神圣不行侵害的理论,从而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这种谈论具有批判精神,故 D 项正确。A、C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解;李贽批判的是儒家思想,不是君主专制,排解 B 项。 3.(2023·湖南长郡中学摸底)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 效劳,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 B.主见限制君主专制C.提倡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表达的是反对君主专制,故B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要恢复三省六部 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见的是君臣公平,没有涉及君主立宪制和废除宰相制度, 故 C、D 两项错误。 4.(2023·吉林模拟)顾炎武对清代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进展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表达了一名思想家的历史“自觉”。这种“自觉”表现在( ) A.忠君恤民,保家卫国的天下情怀B.反对苛政,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C.仁孝领先,舍生取义的儒者风范D.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顾炎武的主见与“忠君”“反对苛政”“仁孝”无关,故 A、B、C 三项错误;顾炎武主见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材料中的道德“自觉”,故 D 项正确。 5.(2023·贵州遵义月考)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责备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 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抱负政治局面,并猛烈主见严君子、小人之辨。消灭上述现象是由于明清时期( )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儒家思想内部消灭流派之争答案 A 解析 明清之际消灭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见“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肯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肯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缘由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应选 A 项。B、C、D 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 6.李贽作为明朝的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他生前曾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而他的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李贽著述被禁毁的主要缘由是其 ( ) A.抨击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B.抨击孔子思想体系 C.批判现实社会,提倡功利主义D.将人性与天理对立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李贽对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进展了大胆批判,具有鲜亮的反传统、反权威和反教条的精神,并提倡功利主义,故C 项正确。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与材料不符,排解A 项;李贽反对的是对孔子的迷信,并不是抨击孔子思想体系,与材料不符,排解B 项;D 项是属于程朱理学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解。 7.(2023·山东威海模拟)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 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标准,依据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 A.君主专制到达顶峰的社会反映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表达 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D.市民文化进展的必定结果 答案 A 解析 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成风,源于君主专制到达顶峰,其消极作用凸显,引起社会猛烈不满,故A 项正确。材料不能表达民众追求民主政治,故B 项错误;鸦片战斗之后,小农经

文档评论(0)

夜~紫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