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第六讲
课题
中国传统戏曲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三版)第六讲中国传统艺术部分。本讲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中国戏曲进行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中国戏曲不够了解的问题。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大部分认为中国戏曲已经过时,难以符合现代的节奏和品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戏曲的魅力和包含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史;
了解元杂剧;
了解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
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
1.能够鉴赏京剧;
2.能够随着唱腔中辨认出重要剧种。
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难点
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
前
准
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关于中国戏曲的调查问卷
任务2资料准备 :中国戏曲相关关资料。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5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1.教师导语: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2.教师导出问题:有人说戏曲已经过时,任由发展。你怎么看?
1.教师导语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学生听课并进行思考。
资料
查询
30
环节二:知识学习,解决问题
戏曲定义
戏曲是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包括杂剧、南戏、传奇和各种地方戏曲。
2. 戏曲的发展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萌芽:在原始社会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
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3.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元剧代表介绍:
《墙头马上》是一出爱情喜剧。写裴少俊与李千金因相互爱恋而私自结合,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后被裴父发现,将李赶出。后裴考中状元,奉父命去迎娶自幼订亲之女,却正是李千金。裴父向李家赔礼,夫妻团圆。
《汉宫秋》是一出历史爱情戏,写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向汉索要汉元帝之妃昭君和亲,汉朝只得将其送出。昭君行至汉匈交界处,投黑水自尽。元帝思念昭君,夜闻雁鸣,倍添痛楚。
《倩女离魂》是一出离奇的爱情戏。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相恋。王进京赶考,张的魂魄追随他一同前去,并在京城同他生活了三年。后王携妻回家探望,张之魂魄与身体才合而为一.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有“花间美人”之称。
元代剧本的创作极大地推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案 田广林 第1--5章 中国文化的背景条件--中国传统陵寝.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案 田广林 第6--13章 中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器物.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11.李煜之词.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12.中国古代建筑.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14.中国传统服饰.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4.道教.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6.中国传统礼仪.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7.中国传统教育.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8.文学的起源.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10.唐诗.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5.佛教.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9.建安文学.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15.中国传统节日.docx
- 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 第三版) 教案 2.孔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