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第四讲
课题
中国传统教育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三版)第四讲中国传统教育部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了中华传统教育进行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教育尤其传统家庭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教育已经陈旧,不能在当代社会起到相应作用,因而不能汲取传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精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
2.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3. 熟知中国古代教育的精华思想;
4. 理解中国家训文化。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指导今天的学习;
2.能够运用优秀家风建设好自己的家庭教育。
素质目标
1.提高自身对教育的的理解,扩展自身教育的视野。
2.能自觉传承和发扬家风文化。
重点
中国古代教育教育的精华思想;中国家风文化。
难点
中国家风文化。
教学设计
讲授、引导;
辩论、实践。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
前
准
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中国古代教育调查问卷
任务2资料准备 :中国古代教育关资料。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10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1.教师导语:从南京一门四博士事件引入教育,再引入中国古代教育。
2.教师导出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当代社会借鉴的?
1.教师导语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3.教师汇总学生答案。
1.学生听课并进行思考。
2.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资料
查询
70
环节二:知识学习,解决问题
导语:?????????? ??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中国古代教育的形式
官学:
汉代独尊儒术,经学的兴起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太学是中央官学的主体,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地方官学除传授儒学外,还包括识字教育。
国子监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正在逐步规范完善,并已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阶段。公元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并一直延续到清末1905年,成为我国古代最高教育管理机构。
由上可知,唐代官学教育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从教育教学到管理制度,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官学教育的发达和完备程度已达到鼎盛阶段,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私学:作为官方办学力量的补充,对于普及平民教育和开发民智有其历史功绩;办学层次较高的私学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独立性,授课较自由,既可不囿于成说,又可开展学术争鸣,教学内容也较官学丰富灵活;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受业,以接受符合个性需求的教育。
书院教育: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一般认为书院之名起于唐代,书院制度的形成则在宋代。
书院教育具有如下特色: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提倡创造与求真
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其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手段。
学生个人研究为主,教师指点为辅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度,令其各有所思,不求一律。
百家争鸣,开放讲学
书院的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广泛的辩鸣 ,打破了各家书院之间的门户之见,而且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形成了高等学校开放的办学传统。
门户开放,来去自由
书院实行着自由择师的制度,学生往往是慕名而来,师生之间以道义相守,以诚相待。书院有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师生前来听讲,来着不拒。
2.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
西周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孔子的“新六艺”教育:
《诗》、《书》、
《礼》、《乐》、
《易》、《春秋》
儒家经典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