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四灵到龟乌龟名声为什么变坏
中国古代的一系列海龟被称为“四神”,其中包括玄玄。传说伏羲氏根据龙马背负河图、巨龟背负洛书之象演绎出八卦。先民崇龟,遇事占卜吉凶,常在龟甲上灼刻文字符号,称甲骨文。中国的文字、史事得以延续至今,龟甲这一文化载体功不可没。
古人慕龟长寿且能忍饥耐渴而取龟字入名号。《潜夫论》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史龟、折龟、围龟三姓氏。而日本古代有龟姓,当是中国龟文化遗风的体现。
战国时期,将帅之旗多饰龟字或龟形标志,称玄武旗, 是王者之师的象征。
汉代取“四灵”肖形作守护神,汉镜、瓦当,官印多为四灵图像,以为祥瑞。与龟近义的姓氏还有蔡、鳖二氏。蔡,本义是大龟。《通志·氏族略》把蔡姓列为“以国为氏”。古代蔡国画大龟作氏族图腾。鳖,龟的同类,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古蜀帝相鳖灵 (号开明) ,是龟氏先祖,其嗣称“龟传人”,如称“龙传人”一个意思。
唐代是龟崇拜的一个盛期。一代女皇武则天当国,公开宣称玄武是武周的姓瑞;又将传呼大臣进出宫禁的紫金鱼符,改作龟符。唐玄宗朝著名宫廷乐师有李龟年,著名文士有陆龟蒙。
五代至宋,官民崇龟。如皇帝的国玺、大臣的官印,印钮多作龟形。北宋真宗钦点王钦若、杨亿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宋徽宗钤书画用的闲章,就是在一只玉龟腹下刻上天子的名号。
南宋偏安江南,政权不稳,民生维艰,但崇龟的文化心态依旧,玄武在朝野仍享美名。
南宋理学家二程 (程颢、程颐) 的得意门人杨时,看重礼仪,重视名节,广为人知;所著《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最为文士推崇。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取号“龟堂老人”,赋诗别署“龟堂病叟”,以“龟堂”作书房堂号,崇龟心态至真至纯。 (见《山阴陆氏族谱》) 而刘应龟等一批太学生当宋军与元兵最后一次水战大败,国将遭厄运之际,制戴龟壳帽进出太学明志抗元;后终生隐逸南山,“卖药以晦”,彰显民族气节。这些名人高士,深谙玄武文化底蕴,否则不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龟标榜,戴玄武帽的。
入元以后,乌龟受到贬损。这既有政治因素以左右人们的审美观点,亦有民俗民风嬗变的原因而促成。
元统治者世居北漠,游牧为生,靠“骑射文化”中兴,入主中原成为统治者,必然要将“骑射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弘扬光大。在这个背景下,汉族农耕意识产生的龟文化当然会遭遇贬损。元代开国伊始,从典章制度入手删弃玄武踪影,将国玺、官印龟钮改用直钮。现存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管会的元朝“门国公印”、“宣政院印”,均为直钮无纹饰。这是元代终止龟崇拜的一个例证。
从民间丧葬习俗看,元人有恶龟的心态。王公贵胄死后丧事从简,墓穴“不封不树”,与崇尚玄武文化的汉墓取赑屃 (龟的同种) 驮墓碑形成鲜明的对照。
元明时代有民谣云:“宋后无人敢名桧,入元龟字有恶名”。宋代奸相秦桧杀害忠良岳飞,恶行昭著,无人再取“桧”字作名号;元代统治者贬龟,士子名字避龟也就可以理解了。一部前二十二史,历代都有以“龟”为名号立传入志的古贤,但以后元史及明清史书中,却无一例取龟名号立传入志的人物,这恰好证明龟名声贬损始于元代。
元代乌龟始坏名声,稗乘也有记载。传说元主忽必烈统领大军与宋兵鏖战时,疾进中坐骑踏上一只大旱龟之背,结果马失前蹄,险丧性命。此为不祥之兆,元主十分忌讳,从此与龟交恶。这则传说多蕴含汉人的喜恶色彩,不为正史征引。见于史书记载的南宋礼部侍郎张九成,是名士杨龟堂的弟子,因深得其师崇尚玄武文化的真谛,鼓动军民誓“与胡虏血刃”到底,虽遭贬官而仍受世人拥戴。殿中侍御史黄龟年,弹劾秦桧“专主和议,植党专权”,终致秦桧第一次落职。各地抗元义师高举玄武旗作号召,给入侵的元军以沉重打击。这种顽强不屈的崇龟抗元心理,令忽必烈尝到了苦头。这应是元统治者贬龟的心理成因之一。宋代壮威仪的驾銮“四灵”图像旗帜,元代易作“十像”:龙、凤、虎、鹿、熊、犀、象、鹦鹉、孔雀、锦鸡。这鹦鹉、锦鸡、孔雀都是禽类,无威猛、雄悍风姿可言,但确是草原文化景观。贬龟可谓用心良苦矣!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所编《辍耕录》卷二十八记有“废 (败) 家子孙”俗事一则,从民俗民风嬗变的视角,记录了龟名声彻底败坏的轨迹。故事云:斜塘地方宋姓大户,“家富饶,田连阡陌。宗族虽盛衍而子孙多不肖”,其劣行有郡人金方以打油诗状之:“诸坟掘见黄泉骨,两观 (庙宇) 番 (翻) 成白地皮。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陶氏点评云:“夫兔撑目望月而孕,则妇女之不夫而妊也”;“舍人”,言夫,如妻红杏出墙,却像乌龟一样缩回头装瞎作哑,纵妻淫乱,甘当乌龟王八。此事是中国历史上见著文字最烈的龟形象贬损。它的深入人心,还在于民间常将男根称作“龟头”;而阳具不勃造成缩头龟状,故“缩头龟”成了侮辱男性的隐词。时至今日四川詈语“龟儿、龟孙”一类,大概意谓其母与人野合所生之子。
北方民间将乌龟称“王八”,是一句恶意十足的俗骂,这又使乌龟之名再次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