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不同图标深度对认知绩效的影响研究
?
?
吴琳,卢章平,李明珠
不同图标深度对认知绩效的影响研究
吴琳,卢章平,李明珠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分析人对图标深度在不同类型界面中认知资源的分配。通过眼动追踪实验,获得在单一深度图标集和混合深度图标集中搜索3类深度图标时的行为反应数据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收集各深度主观满意度评价。不同深度图标之间搜索质量具有显著差异。在单一深度图标集中,搜索目标的深度与视觉搜索效率呈负相关。在混合深度图标集中,中等深度图标的搜索效率最高,不同深度图标对认知负荷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收集被试对3类图标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中等深度图标具有更高的主观满意度。图形深度的刺激影响人对搜索策略的选择,除把握图标个体的设计元素特性外,需同时注重不同界面环境的影响。使用中等深度的图标,可增加图标的可识别性和差异性,在混合深度图标集中能提升视觉搜索质量,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深度知觉;图标;认知绩效;视觉搜索;眼动追踪
在生活中浏览静态图片时,大脑似乎自然就能感知到图片中事物的维度特征。实际上,对于各类静态图像,人需要通过各类线索分辨观测物的空间信息[1]。仅按照用户偏好选择扁平化或拟物化的风格来统一界面,难以解决使用效率问题。研究人眼接收视觉信息过程,了解图形空间维度特征对视觉感知的影响,可以为用户带来高效流畅的视觉体验。
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大脑对图形空间远近、立体的心理判断,会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知觉,称为深度知觉,可认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2]。在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数字界面中,用户通过一般的视觉信息组织规律,对界面中视觉元素进行识别选择与过滤,最后锁定需求信息。由陈奎伯的研究可知,通过深度线索的图像刺激,激活了脑部与回忆物体有关的腹侧枕叶区[3]。同样,在平面数字界面中,用户可以感受立体的视觉空间概念,链接了对事物的记忆,结合界面中具有三维视觉特征代表的图形线索,在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概念。这种空间感知的形成方式,是用户视觉感知与图像线索相互推动的作用下所达成的。Gilbson提出视觉空间的感知是可以直接被获取的,无需借助经验等认知或推理过程,但其中强调的是:物体渐变的纹理材质以及投射在物体上流动的光线等空间中的动态信息[4]。Gilbson的直接感知理论虽然存在极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空间中的动态信息确实是强有力的空间感知线索。与此不同的另一观点认为,需要依靠元素间的空间关系来组织信息并推断其空间深度[5],部分图像线索可以轻松获取,还有一部分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视觉思维进行组织的,由此可以合理推断出空间图像线索的刺激强度是有所不同的。
拟物的设计拥有丰富的色彩效果、细腻的光影效果、逼真的材质表现。然而,扁平的设计去除了装饰效果,采用了更加凝练的图形表达,2种设计创造出不同的视觉空间概念。阿恩海姆以传统艺术绘画为例,将绘画所呈现的空间概念以百分比作为衡量方式,当图像呈现完全被压扁为平面上的投影时,处于恒常性为百分之零的空间概念;而图像呈现占据一个完整的三维空间时,处于恒常性为100%的空间概念[6]。在图标设计的视觉化表现方式中,即使是“扁平化”或“拟物化”的形式也并不会完全走向这2种极端的空间概念,只是离某个端点较为相近。
1.1 图标的认知绩效
这些处于不同程度的图形视觉深度,对用户视觉感知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使用户采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有所区别,进而影响用户的认知绩效。近年来,扁平化与拟物化设计风格成为研究热点问题,大量研究比较分析了图标风格对图标认知、搜索效率等的影响。袁浩等通过分析眼动行为数据发现,用户识别扁平化图标时的搜索速度、准确度及专注程度都低于拟物化图标,然而用户主观评价却与实际操作行为数据相反[7]。任宏等通过对行为数据的分析,得出扁平化图标刺激下用户具有更高的注意程度、认知度和操作效率[8]。事实上,设计风格背后各元素的组成与用户的视觉接收机制是一项逆向互推的过程。对图形元素进行拆解,研究认知过程中的行为、心理反应结果,进而评价图标质量,有利于后期的迭代优化,如King等将客观设计特征(视觉复杂性)与主观设计感知(用户初始印象)联系起来[9]。具体到图标呈现如何影响用户注意力,在Lin等的研究中,通过眼动追踪测量参与者对图标背景、线面、文字与图形的首次注视行为数据,并结合注意力的主观评价进行了分析[10]。涉及组织图标的元素众多,各类要素包括图标大小、形状、密度和颜色等,并且都有对其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11]。就研究结果而言,图标的风格或某几种元素呈现问题,对用户搜索效率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仅仅研究部分元素或某个极端深度的图形已经不够,需要对图标各元素形成的深度线索进行归类,再重新归纳图形整体的空间概念。如测量导航形式对用户认知绩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docx
- 不同剂量果王素对肺纤维化小鼠肺间质细胞FGF及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对比.docx
- 不同剂量聚集激素和挥发速率寄主植物源诱芯对松褐天牛引诱效果的影响.docx
- 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疗效对比分析.docx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观察.docx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docx
- 不同剂量阿戈美拉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共病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 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泻下作用比较研究.docx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MI患者血脂水平、心室重构的影响.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