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主义向群体主义的转变-茅盾小说《虹》中的梅行素形象分析.docxVIP

从个人主义向群体主义的转变-茅盾小说《虹》中的梅行素形象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从个人主义向群体主义的转变 茅盾小说《虹》中的梅行素形象分析 ? ? 赵 坤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4) 从个人主义向群体主义的转变 ——茅盾小说《虹》中的梅行素形象分析 赵 坤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4) 作为茅盾小说中的系列时代女性的翘楚,梅行素从受到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开始追求个人主义的解放,在经历过五四退潮后的茫然,逐渐了解了社会形势,并投入到群众运动中去,从而找到自己人生方向。《虹》借对梅行素的塑造来表现个体只有融入到集体革命的洪流中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性主题。 《虹》;梅行素;个人主义;群体意识 关于妇女解放的“易卜生命题”曾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众多的思想者对女性解放的思考。鲁迅先生首先提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即女性出走后的结局无非是像子君那样面临“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命运。但茅盾并没有止步于此,在《虹》中,茅盾以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这一激荡的历史时期为时代背景,刻画梅行素从受到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开始追求个人主义的解放,经历过五四退潮后的茫然,逐渐了解了社会形势,并投入到群众运动中去,从而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成长历程,表现了个体只有融入到集体革命的洪流中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性主题。正如丁尔纲所说:“茅盾所期待的是把妇女道路、妇女命运放到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去寻求总体的解决。”① 夏志清曾评论“梅女士实在是作者所有小说里写得最用心,同时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女主角。”②在《蚀》三部曲中,茅盾笔下的小知识分子大多都是投身革命时激情高涨,但当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时,这些人又产生幻灭的悲哀,有的是为了保持高尚的人格而选择自杀,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本能选择麻木地沦落。最终都跌落了凡尘。但梅行素却突破了这类人的性格局限。她不依恋过去,也不空想将来,她的信条就是抓住现在用全力以赴,用战士的精神往前冲。茅盾曾经提到《蚀》中所着力描写的女性有二型:静女士,方太太型;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型。但在《虹》中,梅行素俨然也超越了这两种女性类型,她既克服了静女士、方太太类的胆小懦弱,也克服了孙舞阳、章秋柳类的盲目与犹疑。正如陈建华所言:“比起慧女士、孙舞阳和章秋柳,梅女士的最不同之处是她具有那种‘用战士的精神往前冲’的性格特征。‘战士’是新出现的母题,且被反复强调,于是这一 “时代女性”被赋于空前的‘动’力。”③小说中梅为了追求对自身的解放,不做任何人、任何主义的奴隶;为了追求人生真谛,她对尊严、理想的看重更甚于爱情;面对挫折和困难,她从不轻易地向现实低头,总是勇于抗争,勇于追索。在《虹》的《跋》中,茅盾说“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主人公梅行素始终处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但其性格的主动性总是让其紧随时代进行自我变革,这样不仅避免了消极沉沦,而且使自己成为时代弄潮儿中的一员猛将。丁尔纲认为:“梅行素性格是二、三十年代之交产生的“时代女性群”中纵向开拓、横向开拓与内向开拓最丰富、最具立体感、也最具内涵密度的一个。”④这对梅行素人物形象的概括无疑再准确不过了。 小说第二章开始,五四的爱国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但此时的梅行素却认为爱国的目标到底太笼统、太迂阔,激不起她的热情。反而是对传统婚姻的不满和反抗将她推向了五四运动的孟浪——她为自己将变成“偷卖日货的苏货铺的女主人”而惶恐,害怕自己会变成“十手所指的卖国奴”。由此,梅行素的个人命运开始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虽然梅行素自己还不曾明确意识到这二者间的联系。 《新青年》开启了梅行素对个人主义的了解,也开启了她对自身解放的认识。而亲自出演《娜拉》剧中的林敦夫人才是梅行素性格成长的真正起点,她本来是崇拜娜拉的,但对娜拉做了深切的研究后发现娜拉也很平常,反而发现了林敦夫人是一个勇敢有决断的人,并且赞赏林敦夫人是忘记了自己是“女性”的女人。有论者指出:“梅行素从林敦夫人那里所获得的启示就是她已超出了‘女性的人格独立’意识而达致于无男女性别差异的‘人’的人格意识。”⑤这种人格意义上的觉醒不再仅仅局限于女性性别上的解放,而是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梅行素也以此为念,同时这也成了影响她一生的信条。所以,在打破封建贞操观念的解放意识后,为了让父亲还了多年的债务,她甘愿嫁给柳遇春。但她从未丧失自己的自由意志,虽然也几乎被“柳条笼”的柔情所感动,但“进牢笼去看一下,然后再打出来”的思想却一直激励着她进行反抗。在柳遇春的寻花问柳的丑事被揭穿后,梅开始不断寻求自由和人格独立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梅行素也不断地成长为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凭着对自由意志和自身解放的追求,在弃家出走之后,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独立,辗转来到沪州从教,本以为挣脱了家庭的束缚便可达到自由的梅行素,却在这个披着改革的外衣的“破庙”一般的学校里,再次感到了茫然与苦闷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云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