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考点1 种群的特征
;■ 知识梳理
1.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图Z9-1
(1)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是种群内______特征的统计值。;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3.种群的存活曲线;■ 题组训练
1.[2015·浙江9月选考测试] 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所有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C.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防治的依据
D.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多;[答案] D
[解析] 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A项错误。雌雄同体的生物都没有性比率,B项错误。害虫种群密度能作为防治的依据,C项错误。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年轻个体多、年老个体少,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多,D项正确。
;2.[2016·浙江卷] 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Z9-2;[答案] A
[解析] 蝉基本上无生殖后期,C、D项错误。蝉在地下生存多年,在夏季羽化后只能生存一个夏季,所以在夏季时,蝉种群中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大,A项正确,B项错误。
;[易错警示] 标志重捕法常见误差分析
(1)标志物脱落。计算出的种群数量要大于实际数量。
(2)在调查期内种群数量有变化。标志重捕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调查期内没有大量新的个体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但在实际调查中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变化。
(3)标记个体与被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不同。由于第一次捕捉的个体被标记后,第二次很难再被捕捉到,使得N比实际值偏高。
(4)标记时标记物太过明显或对动物造成伤害,在第二次捕捉时就很容易被抓到,使得N比实际值偏低。;考点2 种群的增长方式及数量波动(含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
;■ 知识梳理
1.“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比较
;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2.血细胞计数板与比浊计(或比色计)
图Z9-3
;(1)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①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个中方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将每个中方格放大,可见25个小方格。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酵母细胞个数/1 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400×2500×稀释倍数;②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酵母细胞个数/1 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浊计(或比色计):菌悬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比浊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悬液浓度。根据菌悬液的光密度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用____________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用____________测定酵母菌的混浊度。;项目;■ 题组训练
1.[2015·浙江10月选考]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Z9-4;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方式。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出生率一般不等于零,A项错误。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杀虫效果不佳,害虫的防治要尽可能早的进行,B项错误。在空间充足、资源无限且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才会如曲线a所示,C项错误。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即K值下降,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D项正确。
;2.【加试题】[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人类遗传病与人类健康.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生物的进化.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的分化、癌.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殖.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概述、质膜与细胞壁.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核与原核细胞.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呼吸.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与能量、酶.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一轮复习 细胞质.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强化练14 免疫调节.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强化练15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考点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考点2 内环境与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考点3 神经调节.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考点4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考点5 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pptx
-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六 强化练10 内环境与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