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认知隐喻看吃枪药与吃ou药
一、 吃郁药,“吃”语言是如何选用
在日常口语中,“吃稻草”一词经常被使用和听到。然而,“用枪药”和“用窒息药”的发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
(1)前天一天心情烦燥,说话就似吃呛药一般。下午与总部负责EHR的小子MSN沟通时,自己不仔细看清工作邮件要求,倒呛别人,小子也还好,没搭理我。(网络)
(2)“我一说话,就莫名其妙发火,这几天大家都说我‘吃呛药’了!”昨天一大早,市民李先生就打电话向记者诉说苦恼。(《东方早报》2006-06-28)
(3)这人吊斜着眉毛,劲头好象吃了两斤枪药那样冲,他虎凶凶地走上来,满不在乎地打了一枪,对面摆起小红旗。(冯德英《苦菜花》)
(4)老王、老张感到迷惑,不知老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或又吃错了什么枪药,突然这样放炮……(刘震云《官人》)
(5)服务员B:今天老板娘怎么了,吃错枪药了。(《北京人在纽约》)
通过考察大量语言实例,我们发现“吃枪药”和“吃呛药”的语义基本相同,都表示“说话时语气很冲、言辞激烈、态度强硬”,所有用例二者均可互换使用。既然如此,从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就应该二者选其一。可喜的是,2005年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2004年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已收录“吃枪药”,其释义与例句完全相同。本文讨论“吃枪药”和“吃呛药”的语义认知基础,分析取“吃枪药”而弃“吃呛药”的理论根据,并由此引出对同音近义词的几点思考。
二、 “矛盾”:异体字的认知差异
从词源角度看,“枪”和“呛”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它们之间具有同源关系。“呛”字最初是“鸟吃食”(《集韵·平阳》)的意思。至元代始,“呛”才有了“水或食物进入气管,引起气逆咳嗽,又突然喷出”的语义内容,该语义一直保持至今。例如:
(6)我将这一匙饭口内挑……孩儿,我可也刚应的一声,猛呛了。(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
(7)刘老老两手捧着喝。贾母、薛姨妈都道:“慢些,别呛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古代,“枪”作为一种武器出现的时间相当早,最初指的是“长杆一端有尖头的刺击武器”,如《墨子·备城门》中有“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今天的“红缨枪”就属这类武器。但直到宋代开始才出现类似于今天之枪械的“火枪”,这时的“火枪”开始具有了“发射”的主要功能。例如:
(8)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宋史·陈规传》)
可见,“呛”的[+喷发]义和“枪”的[+发射]义大致都是在宋元时代发展出来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规律表明,词汇语义和语法结构的殊途同归现象大都是通过忽略各自的个性、发展保留其共性而长时期完成的。尽管“呛”指的是“吃的东西从人身体里喷出来”,“枪”指的是“火药从枪膛中喷射出来”,但它们在[+喷发]的语义结点上取得了一致。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吃枪药”和“吃呛药”的能指相异而所指相同就不难理解了,它们有着类似的语义认知基础。其实,汉语历史上产生的众多异体字(词)大都有自己的认知基础,只不过人们最终根据通用性、理据性和系统性选择了其中一个。本文所谈短语词“吃枪药”和“吃呛药”便属此类。
三、 “枪-药”和“匹配”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吃枪药”和“吃呛药”都是动宾结构,但两个宾语内部之间的语义关系却不一样。从句法(词法)看,“枪药”和“呛药”二者都是以“药”为语义核心(semantic head)的偏正向心结构,但从语义上分析,二者的语义关联形式完全不同。“枪-药”是“空间-实物”的语义关系,“呛-药”则是“使动行为-用事客体”的语义关系。也就是说,在短语“枪药”中,“药”处在“枪(膛)”中,而在短语“呛药”中,“药”发挥的作用和目的是“呛”行为的达成。那是否可以将“呛”看作动词的补语呢?根据语料,发现动词和“呛”之间会出现体标记,而体标记不能出现于“呛”之后。例如:
(9)最近烦的事还真多,人家来理我我就跟吃了呛药似的。(网络)
也就是说,“呛”和“药”在一个结构层次,然后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类似“呛药”这一语义结构的再如“泻药”“迷魂药”“解药”等,这些词中“药”都起着达成“泻”“迷魂”“解除”等的目的和作用。从语义关系角度“吃+枪药”和“吃+呛药”是“××药”(V+N)的同形异构。
四、 从“生产”到“认知”的语义隐喻
人类身体是认知的主体,身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论述汉字的产生时明确指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身”指的就是人的身体。可以认为,短语词“吃枪药”和“吃呛药”正是以人的身体作隐喻发展出来的。
这些数据似乎表明以上的理论分析与语言实际使用背离,如何解释?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舍弃简单明了的“吃呛药”而独爱“吃枪药”,是因为“吃枪药”有着不同于“吃呛药”的新异特点和汉语中的“人体容器”常规隐喻。首先,“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师访谈记录.pdf VIP
- Unit 4 School Life 第3-4课时Reading and Rriting 课件 中职高一学年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
- 最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doc VIP
- 医学临床三基(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精选试题).pptx VIP
- 我们的大脑的教学课件.ppt VIP
- 洞察世间智慧:哲学伴随我成长课件.ppt VIP
- 超星网课《汽车之旅》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老年人继承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科学湘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