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粱梦题材戏曲两故事系统考述
黄亮梦的主题歌剧呈现出一幅统一的翅膀的发展趋势。它们有共同的历史渊源,而有两个其他的历史体系。这两个故事系统的戏曲虽然都以梦觉悟道为核心情节, 尤其是都包括黄粱一梦这一基本故事框架, 但两个系统戏曲一个表现吕洞宾度卢生黄粱梦觉, 一个表现钟离权度吕洞宾黄粱梦觉, 两个系统戏曲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宗教意蕴并不相同, 它们与《枕中记》及道籍仙传的关系也亲疏有别。本文即对黄粱梦题材戏曲一体两翼的两个故事系统进行梳理考述、分析比较。
一、 黄粱梦觉两个故事,说一
今知戏曲中, 钟离权度吕洞宾黄粱梦觉题材戏曲出现较早, 宋元南戏与元杂剧均有这方面内容的作品, 下面先叙述此系统的剧作。
此系统剧作现有存本的两种。元杂剧《开坛阐教黄粱梦》, 马致远、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分别创撰第一、二、三、四折, 今存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明传奇《吕真人黄粱梦境记》, 苏汉英撰, 今存明万历间金陵继志斋刻本。此两剧均写吕洞宾梦中经历各种事端后, 断酒色财气, 梦觉悟道出世成仙。
已经佚失的此系统剧作有元代戏文《吕洞宾黄粱梦》, 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此剧内容虽不能详知, 但从剧名看, 应是敷演吕洞宾黄粱梦觉内容。
明传奇《长生记》和《万仙录》虽非专门敷演钟离权度吕洞宾黄粱梦觉故事, 但均包括此情节内容。《长生记》, 汪廷讷撰, 已佚, 《曲海总目提要》卷八著录并引陈弘世《序》及汪廷讷《自序》, 《曲海总目提要》未明述剧作情节, 但据《陈序》及《自序》, 可知剧作也包括吕洞宾黄粱梦内容。《陈序》云:“新安友人汪昌朝者, ……一日, 梦感纯阳之异, 若以元《解授记》而报之诞子者。公觉而搜罗仙籍, 摭纯阳证果之始末, 演为传奇, 标曰《长生记》。”
吕洞宾度卢生黄粱梦觉系统的戏曲, 今有存本的两种。明杂剧《吕翁三化邯郸店》, 无名氏撰, 今存明脉望馆钞校于小榖本和王季烈校刊《孤本元明杂剧》本。明传奇《邯郸记》 (又名《邯郸梦》) , 此是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一种, 此剧现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刊本、《六十种曲》本等多种刊本。此两剧主干情节均依唐传奇《枕中记》, 只是将《枕中记》中的吕翁易为吕洞宾。
另外晚清还有陈家鼎所撰短剧《邯郸梦》, “《邯郸梦》:短剧名。近代陈家鼎撰, 原署‘铁郎’。载《觉民》第九、十期合刊本, 光绪三十年 (1904) 刊, 仅《入梦》、《醒策》两出。讽刺丧失民族气节的汉人, 谴责彼等卖身投靠清廷之丑行。”
已经佚失的此系统剧作有多种。杂剧《枕中记》, 元末明初谷子敬撰,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朱权《太和正音谱》等多书著录, 《录鬼簿续编》在简名后附题目正名《终南山吕公云外游, 邯郸道卢生枕中记》。明传奇《邯郸梦》, 车任远撰, 这是车任远《四梦》中的一种。吕天成《曲品》卷上“中之上”记载:“车任远, 柅斋, 上虞人。”
二、 元明、刘天素、谢西浚、刘义庆、赵道一与黄粱梦觉
先言吕洞宾度卢生黄粱梦觉题材戏曲的故事来源。唐代沈既济创作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是这个系统戏曲最主要的故事来源和创作蓝本, 不过从故事类型渊源来看,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的“杨林”一则可算是就枕入梦、梦幻梦觉故事今知最早的源头:
宋世, 焦湖庙有一柏枕, 或云玉枕, 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 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 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 有赵太尉在其中, 即嫁女与林。生六子, 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 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 犹在枕旁。林怆然久之。
在这则故事中, 庙巫给商人杨林一个枕头, 杨林近枕入睡, 梦中婚娶权贵之女, 所生六子皆位居馆阁。杨林梦中尽享荣华富贵, 梦醒后却一切都化为乌有, 因此不禁颇生感慨, 怆然良久。
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不仅篇幅长、情节丰富, 而且出现道士吕翁这一形象, 《太平广记》据《异闻集》所收此篇更是直接改题为《吕翁》。另外, 《文苑英华》所收《枕中记》中“时主人方蒸黍”、“主人蒸黍未熟”二语
随着吕洞宾作为道仙人物影响的日渐扩大, 道教徒们将《枕中记》故事中的道士吕翁附会为吕洞宾, 将本来与吕洞宾没有关涉的吕翁度卢生故事改造成为吕洞宾度人入道的道仙传教传说。元代刘天素、谢西蟾编《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纯阳子”条所记, 就承续这种说法, 言纯阳子 (吕洞宾之道号) “尝于邯郸逆旅以枕授卢生”
另外, 在唐传奇《枕中记》流行之后, 还曾出现此内容的话本小说。宋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神仙”类著录有《黄粮梦》名目
再言钟离权度吕洞宾黄粱梦觉题材戏曲的故事来源。从故事类型而言, 刘义庆《幽明录》中的“杨林”条和沈既济的《枕中记》同样是这个系统戏曲的故事渊薮;从故事内容而言, 钟度吕题材戏曲另有故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