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研究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水主要由垃圾本身的水分和由井发酵的水分组成。为了提高进入厨房的水的热值,将生生活垃圾储存在储存营中3.7天,并在此期间发生大量垃圾渗透。
目前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是物理化学技术(化学沉淀、吸附)、生物技术(好氧、厌氧处理法)、膜技术法(MBR膜、纳滤、反渗透)这3种技术组合运用。宋丰明等
1 实验部分
1.1 工艺流程选取
选择北京某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渗滤液处理由原液进入沉降池-厌氧系统-好氧池-MBR系统-纳滤-反渗透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
根据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选取6个采样点分别为原液、厌氧出水、好氧出水、MBR系统出水、纳滤、反渗透出水,采样时间为7月渗滤液丰水期。采集的水样放入低温保温箱,立即运回实验室4℃保存,5 d内进行分析。
1.2 有机质分析条件
将所采集样品经10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经过0.45μm滤膜过滤,滤液进行指标测定。氨氮检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COD检测使用重铬酸钾法,总氮检测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OC分析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
带有吹扫捕集的布鲁克450GC-320MSMS对有机物进行定性,测定条件:色谱柱为DB-5MS(60 m×0.32 mm×1.0μm),载气为氦气(≥99.999%),载气流速为1.5 m L/min;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柱温30℃保持5 min,以5℃/min升至150℃,然后再以15℃/min升至22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180℃。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接口温度280℃;荷质比(m/z)为15~400,EI源条件为70 e V,扫描模式为SCAN和SIM扫描。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采用日立F-7000型荧光光度计,测定条件:电压为700 V,激发波长(λ
2 结果与讨论
2.1 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
研究调查的焚烧垃圾渗滤液较为新鲜并且处在夏季丰水期,渗滤液处理工艺在不同阶段各种指标处理效果差异较大,见表1。
在厌氧系统阶段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5%、5.50%,好氧阶段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9.0%、78.6%。厌氧生物处理阶段反硝化作用不明显,微生物主要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在好氧阶段,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有效去除,说明在该阶段微生物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各处理工艺阶段对COD、BOD
渗滤液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成分比较复杂。其中以烷烃和芳烃类居多,此外酸类、酯类、醇类、酚类、酮类、醛类、酰胺类等也可能存在垃圾渗滤液中
由于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缺少大量的标准参照物,因此在整个GC-MS分析中根据总离子色谱峰(图4~9)运用NIST谱图库直接对测试数据进行谱图解析,确定具体的有机组分等信息。焚烧垃圾渗滤液原液(图4)中共检测出76种有机物,其中烷烃烯烃卤代烃类11种、酸类6种、酚类5种,醇类8种、酯类12种、酮类9种、胺类6种、芳烃类8种,杂环类11种。厌氧工艺阶段在厌氧菌的作用下醇类、酮类等有机物水解分解,还有一部分有机物由大分子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有利于好氧进一步生化,渗滤液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后,有机污染物强度与种类去除率基本达到50%。渗滤液在经过MBR膜、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浓度有很大程度地降低或去除(图9)。部分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结构复杂,取代基团种类繁多,取代基团数量也较多,这有可能增大生物降解的难度,另外发现的卤代烷烃也是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且具有生物毒性,可能存在生物处理抑制作用
2.3 渗滤液处理工艺
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分主要来自腐殖质(包括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一些亲水性有机酸核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多环芳烃类等物质
渗滤液经过厌氧和好氧工艺处理出水见图10(b)和(c),主要存在2个荧光峰,峰中心分别位于Ex/Em为250 nm/425 nm、325 nm/425 nm处,为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酸类物质。厌氧处理后,大量有机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如腐殖质类物质被累积,腐殖酸多由含苯环的难降解物质组成,在生物处理工艺中不易被降解
3 渗滤液深度处理应用效果
(1)经过厌氧-好氧-MBR系统-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氨氮由890 mg/L降至9.47 mg/L,去除率为99.0%;总氮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为98.1%和99.8%。该工艺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总氮、氨氮和悬浮物有较好地去除效果,最终出水达到城镇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2)焚烧垃圾渗滤液经过深度处理,COD、BOD
(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存在4类DOM的特征荧光峰分别是芳香类蛋白质、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