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6  文意概述——善用比对,精准判断.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6  文意概述——善用比对,精准判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学案6 文意概述——善用比对,精准判断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全 国Ⅰ、Ⅱ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曲解文意 张冠李戴 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 ②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③近两年选项不再分为概括与分析两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 2021 新高考全 国Ⅰ、Ⅱ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无中生有 曲解文意 2020 新高考全 国Ⅰ、Ⅱ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事件杂糅 曲解文意 学生用书第94页 活动 五大角度比对准 角度一 比对人物 设误点 比对方法 误解 形象 命题者把人物的言行所体现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错误地分析人物形象。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张冠 李戴 命题者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 针对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21·全国甲卷) 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试题选项] 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分析鉴别]                                                                           答案: 是降辽旧将王继忠向契丹进言议和的好处,契丹于是派遣李兴议和,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此项属张冠李戴。 [参考译文] 这时,降辽旧将王继忠对契丹进言议和的好处,契丹表示认同,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难道想要滥用武力吗,只想着停止战争。如果答应沟通议和,立即派遣使者去往契丹军中。”冬十月,派遣曹利用到达契丹军营议和。 角度二 比对时间、地点 设误点 比对方法 时序 颠倒 命题者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空间 错位 命题者把不同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颠倒地点的位置关系。 针对练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Ⅰ卷)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试题选项]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分析鉴别]                                                                                                                                                                                         答案: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由原文“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知,“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是苏轼初到杭州任职时做的事,而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是苏轼到杭州后第二年春天做的事,选项表述时间顺序出现了错误。 [参考译文] 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角度三 比对关键词语 设误点 比对方法 曲解 文意 命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