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金属器的装饰研究.docxVIP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金属器的装饰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金属器的装饰研究 一 关于葬陵 孝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底张市陈马村东南约1000米处。这是北方周武帝(560-578)和阿史纳皇后的陵墓。这是北宋唯一的皇帝陵墓。由于屡遭盗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咸阳市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9月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金、铜、铁、玉、石、陶、玻璃等各种质料的文物数千件 关于北周时期金属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工作,从已发表的文献资料看,目前有杨军昌对北周安伽墓出土的4件金属样品的分析检测 三 实验分析的结果 (一) 金片的金相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 金器样品包括4件金箔条、3件金片残片。为了获取较大的观察面,将金箔条样品平铺镶样;金片样品极薄,可能为鎏金器物上脱落的残片,又因金相制样较困难,故先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确定金片的功用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对残留有金属芯的7件鎏金铜器样品(XL013-XL015、XL017样品完全锈蚀,未进行金相观察)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见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所有金箔条样品均为热锻成型,金相组织为较多的α再结晶晶粒及孪晶;7件鎏金铜器样品全部为热锻成型,其中铜棍样品XL020、XL021的金相组织中均发现孪晶有弯曲变形的现象,说明其热锻成型后可能存在冷加工修整(图三-图八)。 (二) 金属元素检测 由表二可以看出,金箔条样品XL002-XL004为Au-Ag合金,样品XL001中Ag含量相对较低;金片样品XL005-XL007极薄,加之厚度不均匀,经检测发现汞元素残留,极有可能为鎏金器物上脱落的金层残片。由表三可以发现,本次分析的11件鎏金铜器样品的铜基体全部为红铜材质,并且较为纯净,夹杂物很少。此外,全部样品的金装饰层或过渡层中均发现有Hg残留,表明11件铜器表面采用金汞齐鎏金做了装饰处理(图九-图一二)。 (三) 金器和金器的表面吸附效果检测结果 考虑到文物的珍贵性和完整性,本实验对武帝孝陵出土的13件完整金饰件、3件完整鎏金铜器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合金分析仪(XRF)进行了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均在标本表面直接进行,但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在尽可能不影响器物外观的前提下,对部分器物表面局部区域的表面附着物做了适当的机械清除。每件器物最终的分析结果均为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其检测结果详见表四。 由表四可以看出,此次检测的13件武帝孝陵出土的金饰件中,11件由金银合金制成,2件由金银铜合金制成,银含量在1.88%-8.07%之间;所有金器均含有不同含量的铜(0.29%-2.66%)。3件鎏金器物(XL045、XL046、XL047)表面均检测到了汞(Hg2.25%-3.31%)以及少量的银(Ag0.05%-0.26%),其中鎏金铜剪、鎏金铜镊铜的基体为纯铜材质,而鎏金铜耳勺的基体为黄铜,含锌约为8%。这是目前在孝陵出土铜器中检测出的唯一一件黄铜制品,值得注意。 四 相关主题讨论 (一) 金器中的金器和金器 本文对北周武帝孝陵出土的18件金器和铜器进行了取样分析,对13件金饰件、3件鎏金铜器进行了无损分析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整理、归纳,可将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金器和铜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特征总结如下。 在材质方面,取样分析的11件鎏金铜器样品的基体均为红铜。杨军昌、中川正人对北周时期安伽墓、田弘墓出土铜器的分析结果表明,用作装饰件的小件铜钉、鎏金铜扣眼片、鎏金花瓣等亦均为红铜材质 取样分析的7件金器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有3件金箔条的金含量在96.21%-97.27%之间,银含量为2.73%-3.79%,几乎未见铜;另有1件金箔条样品(XL001)的含金量已近99%;在3件金片样品中检测到了少量或微量的汞元素,但未见银、铜等合金元素。无损分析的13件保存完好的金饰件的金含量在87.16%-97.44%之间,银含量在1.88%-8.07%之间,所有金器均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铜(0.29%-2.66%)。黄维曾对汉及汉以前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进行梳理,认为汉代以前,金制品原料主要为自然金;汉代才开始出现纯金制品,但自然金仍在使用;金中的含银量没有一定的规律,未见使用金-铜合金(铜含量在3%)的现象 (二) 金器和装饰工艺方法的使用 北周时期,贴金、鎏金工艺使用广泛。孝陵出土了大量的残碎金箔条、金片,器物上也多见鎏金装饰,残留的部分木材遗物上也曾发现覆盖有金箔。但是,具体究竟使用了哪种装饰工艺方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金箔条样品XL001-XL004厚度相对较均匀。在对孝陵进行考古发掘时,工作人员曾发现相同的金箔条垂直交错贴附于泥土上,泥土上仍保留有颜料的痕迹,而贴附基体材料已腐朽,说明金箔条很可能是来采用贴金工艺,但是否使用粘接剂,尚待进一步研究。关于如何判断是否使用过鎏金工艺这一问题,Lins和我国学者吴坤仪曾先后进行过研究,均认为汞的存在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