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山水画的成熟期 (唐末五代)
访谈节目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4.7( )
从唐代开始,山水画从技法上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青绿山水,一种是水墨山水。到了
五代由于南北的地貌不同,形成了山水画的不同绘画技法,进一步把水墨山水画分成南北两
派。至此,山水画成熟起来。不知道同学们在看过唐、五代的这些山水画后,会不会产生一
个疑问,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请来了华侨大学中国画专业的
教授刘老师,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讲解一下。
王华:刘老师好!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放在一起,会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西方
风景画描绘的是很真实的自然场景,强烈的阳光、绚丽的色彩。而中国山水画家是在画中创
造新的意境,这个意境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刘老师:这与中国人的审美思想有关,山水画中所呈现的意境其实隐含了中国文化的审
美取向。早在魏晋的敦煌壁画里,汉代的墓葬绘画和画像砖上,都能找到山水画的题材,这
些题材多与当时的神仙文化有关。也恰恰是这种神仙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山水文化。此外,中
国的 “隐逸文化”也对山水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古代文人有 “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要隐逸,就必然会
得意于丘壑,闲游于林泉,必然会拥抱山川、赞美山川,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
情的山水画。
王华:所以说,和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画不是以再现真实的自然形色
为目的,而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表达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取向,一种哲学思考。
刘老师:对,我们在看中国山水画时,我们能够感受到画的背后是画家的心
灵世界。西方风景画,我们看的时候,多是看到阳光,田野,多是视觉感官的刺
激,但没有上升到画的背后的哲学思考,这一点西方的绘画形式是不好表现的。
王华:山水画和风景画在空间的表达方式上也不太一样。
刘老师:没错。西方风景画追求视觉真实,使风景画成为现实空间的逼真再
现,其空间表现具有相对静止性的特点。而中国山水画在空间表现中追求的是情
景交融的意象空间,具有主观性、理想化的特点,空间表现还具有流动性。欣赏山
水画有一种漫步在画中的时间感受,如看荆浩的《匡庐图》,我们可以想象在画
中行走,可以仰望高山,也可以眺望远山。再如看宋代王希孟的《千里山水图》,
我们犹如坐着直升机在俯瞰大地。山水画给人的空间感受和时间感受是非常丰富
和细腻的。
王华:在具体的绘画语言上,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刘老师:是的。这里我着重说一下线条上的差别。西方风景画追求写实性,
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对线的认识仅限于造型的需要。山水画追
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其线条不仅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还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画因为使用的是最富有弹力的毛笔,和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宣
纸,所以线条的表现性大大增强。山水画家把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都倾注到疏密、
浓淡的有节奏的线条中。可以说,线条是山水画的,也是中国画的灵魂。
王华:好的,今天刘老师从题材、时空意识和表现语言三个方面,讲解了中
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5)--2.15 明代的装饰图案(下).pdf
- (15)--3.7 丹青与水墨——山水画的技法革新.pdf
- (16)--2.4.2“新时期”版画的“民族化”实践(中).pdf
- (16)--2.16 清代的装饰图案.pdf
- (16)--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pdf
- (17)--2.4.3“新时期”版画的“民族化”实践(下).pdf
- (17)--2.17 吉祥图案装饰图案概述.pdf
- (17)--4.2荆浩与《笔法记》.pdf
- (18)--2.18 中国民间装饰图案(上).pdf
- (18)--3.1.1西学东渐与民族救亡(上).pdf
- (23)--2.3 原始时期的装饰图案(下).pdf
- (23)--3.1.6观念更新与民族复兴(下).pdf
- (23)--7.1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pdf
- (24)--2.4 商周时期的青铜装饰图案.pdf
- (24)--3.2.1版画“民族化”观念与近代“民族”意识(上).pdf
- (24)--7.2 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画风.pdf
- (25)--2.5 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pdf
- (25)--3.2.2版画“民族化”观念与近代“民族”意识(下).pdf
- (25)--8.1赵孟頫与《鹊华秋色图》.pdf
- (26)--3.2.3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诉求下的版画“民族化”观念(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