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漫岗黑土区坡耕地浅沟侵蚀的分布特征
浅沟是指由集中水流造成的小沟渠。通常每年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每年都会被耕地清除。为了区分浅沟和细沟,Hauge认为浅沟的横截面积最小为1ft2=929 cm2,本文采用这个标准作为判断浅沟的下限。浅沟的形成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和不利于耕作,研究表明浅沟侵蚀对总土壤流失的贡献率在10 %~83 %间。中高纬度地区的土壤侵蚀一般有季节上的变化,通常在深秋和融雪时期发生严重的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具有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的侵蚀过程,除了夏季发生暴雨侵蚀外,春季融雪侵蚀比较典型。该区春季冻融时期流域尺度上的浅沟侵蚀研究还较少,获得该时段浅沟侵蚀的资料非常重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土壤强烈退化,厚度变薄,已由开垦初期的70~100 cm,下降到不足50 cm。观测资料表明,坡耕地年土壤流失厚度0.6~1.0 cm,土壤侵蚀严重。野外调查时也看到,暴雨过后,坡耕地上形成大量的浅沟和细沟。因此,对浅沟侵蚀的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研究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机理,对制定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农垦九三分局鹤山农场六队附近的两个小流域为例,通过春季冻融时期浅沟侵蚀勘测,对浅沟的分布特征和春季降水及冻融对浅沟侵蚀的影响作了探讨。
1 土壤侵蚀和浅沟测量
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农垦九三分局鹤山农场(125°16′E,48°58′N),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丘陵漫岗地带,地形起伏和缓,坡长较长,一般达300~500 m。土壤以黑土为主,黑土层厚度在30~50 cm,犁底层深度在30 cm左右。春季坡耕地表层土壤容重在1.1 g/cm3左右。该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mm左右,降雨年际变化大,集中于夏季。冬季冻土层深度达2 m左右,春季4~5月冻融期,发生融雪和季节冻土融化,而此时土壤又易于侵蚀,导致冻融侵蚀是该区土壤侵蚀的一大特色。
样区选在鹤山农场六队附近鹤北流域内的两个小流域,根据鹤北流域的情况,将它们分别命名为2号和8号小流域(图1、图2),流域面积分别为3.6 km2和2.8 km2,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耕地,分别占90 %和85 %,每年冬季至第二年春季4月,耕地处于休闲状态,地表完全裸露。
野外调查时看到,每年春季4~5月该区坡耕地上浅沟侵蚀相当严重。2005年-04-22~25对2号和8号两流域的浅沟侵蚀进行了勘测。野外对浅沟的形态参数进行了测量。对每条浅沟,用GPS定位,根据其形态情况每隔10~30 m测量断面,每个断面测量一个宽度、三个深度(如图3所示)。断面面积按矩形计算。直线型浅沟断面间距大些,弯曲型浅沟在转弯处增加测量断面。根据浅沟长度,测量的断面个数在4~20间。降水数据取自于离两个小流域约500 m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根据调查次序,两个小流域的浅沟命名如图3、4和表1所示。浅沟的体积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式中A1、A2、……是断面面积;L1、L2、……是断面间距。
2 结果
2.1 两流域浅沟形态特征
调查显示,2005年春季研究区浅沟侵蚀严重,2号和8号流域分别形成浅沟14和16条(图1、图2)。2号流域的浅沟总长度为3 269 m,浅沟密度为908 m/km2,侵蚀总体积为595 m3,相当于该流域被侵蚀掉的厚度0.17 mm,总土壤流失量达654.5 kg,侵蚀模数为181.8 t/km2。8号流域的浅沟总长度为2 146 m,浅沟密度为766 m/km2,侵蚀总体积为442 m3,流域的侵蚀深度达0.16 mm,总土壤流失量达486.2 kg,侵蚀模数为173.6 t/km2。必须指出的是,如此高的土壤流失量仅是指由浅沟引起的,虽然没有测量坡面上的细沟,但在野外观察到细沟侵蚀相当严重,有的一个坡面上每隔几十厘米就会有一条细沟,总数可达几十条。因此,考虑到细沟侵蚀,土壤流失量更大。
表1是两流域浅沟的形态参数,2号流域的浅沟长度在42~480 m间,平均为233.5 m;8号流域的浅沟长度在36~410 m之间,平均134.0 m。两流域的浅沟宽度在0.41~1.52 m间,平均0.88 m;浅沟平均深度分别为0.21 m、0.22 m,但大多数浅沟的最大深度都超过0.30 m。分析表明,浅沟最大深度和坡长没有明显的关系。浅沟深度随长度(从沟头到沟尾的距离)的变化具有上部和沟尾小、中部大的特点,最大深度一般出现在中下部(如图2所示)。浅沟平均断面面积在0.04~0.39 m2之间,中部断面面积较大,而在上部和下部较小。浅沟上部及下部的深度和断面面积小是由于上部径流速率小进而径流侵蚀力弱,在下部则是由于径流含沙量处于饱和使得携沙能力降低,导致在沟尾处发生淤积所致。
2.2 浅沟侵蚀规律
野外看到,一些浅沟具有间断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苯基--乙氧基-甲基噻唑烷-4-羧酸抗肿瘤升白药物的研究进展.docx
- 3-甲基-2-苯并噻唑酮法检测饲料中木聚糖酶活性.docx
- cab反胶束中木素过氧化物酶lip不能表现活力的原因分析.docx
- hplc法测定独一则颗粒中木草素的含量.docx
- hplc法测定辽东木芽皂苷a的含量.docx
- in-siu原状取水管法和经典环刀土壤物理性质对比研究.docx
- s萘普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ocx
- u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守宫散中三七皂苷r.docx
- 《周易》易字古体的形成与演变.docx
- 《庄子齐物论》新解.docx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